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动手实验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体验也相对被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学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模式,并充分发挥了勤工助学学生的能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需要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讲解和操作。
这一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这无疑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锻炼。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胡小强同学作为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勤工助学学生,同时也是土木1232班学长班主任,在本次实验教学中担任了重要的助教角色。课前,他利用课余时间耐心指导授课小组进行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培训、PPT制作及试讲指导,让同学们在备课阶段能够理清思路,将知识内化。同时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供过程指导和帮助,使实验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这种由学生指导学生的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交流。

本学期我们成功完成了4次翻转课堂的学习实践,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和提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勤工助学学生的能动性和指导作用,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实验教学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也将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