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同读建党故事,共评剪纸艺术
发布时间: 2021-07-06 16:00  作者: 杨婷婷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视传1193班同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业点评课。这次点评课,除《传统装饰设计》主讲教师杨婷婷老师外,还有学校督导余正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夏欣、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星玥和该班班主任方晓路等五位老师,他们一同走进课堂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让同学们认识自己作品的不足,明确修改完善方向。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是《传统装饰设计》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杨婷婷老师结合今年建党一百周年的契机,把学习党史与剪纸艺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的作业是“以剪纸绘党史,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堂课是作业的中期检查,老师点评之后同学们再做修改。

每个同学先上台介绍自己作业的构思,呈现作业的初稿。虽然只经过几个课时的学习,同学们的作业有的完成了稿,有的已初具剪纸雏型(图1-6)。

鍥剧墖1.png

图1 聂莹莹《红船精神》

鍥剧墖2.png

图2 赵广胤《井冈山》

鍥剧墖3.png

图3 徐佳《建党一百年》

鍥剧墖4.png

图4 高然《绿水青山》

鍥剧墖6.png

图5 王浩《金山银山》

鍥剧墖7.png

图6符康石《红色娘子军》

五位老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给了非常中肯的点评和建议。夏欣老师从思想感情的角度作了评述。我们学党史,目的是树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爱党爱国的情怀。艺术创作时一定要有作者的情感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才有艺术魅力。他以“乡村振兴”进行举例说明,鼓励大家可以去武汉周边的新农村去看看,实地考察一下,将新农村的面貌展现在作品中,做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在点评聂莹莹同学的《红船精神》时,建议除了直接用“红船”元素,还应该进行思维发散与拓展,表现出不一样的立意。在夏老师的启发下,大家进行思维碰撞,作品中产生了新的红船精神表达方式——画一个小男孩在拼红船(图7),拼装红船的过程能学习红船精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

鍥剧墖5.png

图7 卢青云《红船精神》

鍥剧墖8.png

图8武凡熙同学作品《五四运动》线稿

王星玥老师作为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更看重学生整体的表达和沟通,她说武凡熙同学在表述自己的作品时做得比较好(图8),首先一句话概括作品主题,接下来讲述作品设计思路和创意来源,清晰明了,落落大方。这样的表达会让作品更让受众容易接受,产生共鸣。

余正建老师在点评中多次提示同学们注意视觉中心,一幅作品表达一个主题,点、线、面、色彩、构图都是视觉语言,所有的语言都要为主题服务。多主题就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削弱主题。视觉艺术作品要用视觉语言表达,尽量少用或不用文字。曹曦元同学这张照片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主题就冲淡了(见图9)。

鍥剧墖9.png

图9 曹曦元春天的故事

方晓路老师在构图上给出了建议,指出对称的构图方式能产生庄重的视觉效果,在表达党史党建这类主题时可以多采用对称式构图。

最后主讲教师杨婷婷对大家的作品方案进行了总结,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评,进一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调整,不管用何种方式方法都应该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

经过两个小时的汇报和点评,同学们也互相观摩到了大家的作品,相互之间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经过这次点评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有了明确的修改方向,课后大家更加认真地对方案进行完善,以期用优秀作品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