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助阳花开实践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墨水湖社区青少年空间爱心托管班,开展“声音的奥秘”物理实验课,为托管班22名孩子们带来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本次课程以“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核心。通过趣味实验与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揭开物理世界的神秘面纱。课堂上,志愿者老师首先用一个简单的“振动的音叉”实验引入主题:当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的水花让孩子们直观看到“声音由振动产生”;随后的“土电话”游戏中,孩子们用棉线连接两个纸杯,惊喜地发现能清晰听到同伴的悄悄话,由此理解“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最受欢迎的环节当属“声音的旅行”对比实验。老师分别在空气中、水中敲击音叉,让孩子们观察声音传播的差异。当看到水下音叉振动引发的水波,以及空气中音叉使乒乓球弹跳的现象时,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发现:“水里的声音好像更闷一点!”“振动停了,声音就没了!”来自英语1237班的志愿者王露露表示:“看着孩子们瞪大眼睛观察音叉振动的样子,突然懂了‘教育是点燃火焰’。教他们做土电话时,明明讲过原理,可当线拉直听到声音的瞬间,还是会爆发出集体欢呼。那些亮晶晶的眼神,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声音的奥秘”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激发探索欲。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助阳花开实践队还将推出系列实验课,用更生动的实验、更耐心的引导,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