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在太子观澜社区青少年空间爱心托管班,志愿者老师们为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钟鸣楚天 戏传千年:湖北非遗艺术巡礼”课程活动。孩子们睁大了他们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教室前方黑板上醒目的课程活动标题。志愿者老师相信通过本次课程,不仅能促使孩子们学到更多有关非遗文化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老师详细介绍了汉剧的发展历程。汉剧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前身称楚调,清代中叶逐渐形成,成熟于清嘉道年间。它流行于湖北全省,并对湘剧、川剧等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 ,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贡献。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问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提问“汉剧的主要声腔有哪些”“汉剧中的某个经典剧目讲述了什么故事”等,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通过问答,孩子们对汉剧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绘画脸谱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老师先展示了不同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汉剧脸谱含义,接着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心绘制脸谱。不一会儿,一幅幅色彩鲜艳、独具特色的脸谱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有威风凛凛的净角脸谱,也有灵动娇俏的旦角脸谱。大家纷纷将自己绘制的脸谱展示出来,互相欣赏、交流心得。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孩子们对汉剧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华夏非遗实践队指导老师陈军表示,此次“钟鸣楚天 戏传千年:湖北非遗艺术巡礼”课程活动,不仅让大家认识和了解了汉剧,更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了湖北非遗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亲身体验问答和绘画脸谱等环节,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为湖北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夏非遗实践队将会准备愈来愈多有趣的课程,给暑托班的孩子们留下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