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部署要求。11月7日晚,一场题为“湖北大鼓的传承与时代情怀”的专题讲座在我校梧桐湖校区多功能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校团委联合主办,华夏非遗中心协办,特邀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湖北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宁先生担任主讲,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湖北大鼓普及课堂。

讲座伊始,在“扬琴和二胡”的伴奏下,徐宁先生表演了一段韵味醇厚的经典湖北大鼓选段。高亢的唱腔、铿锵的鼓点与诙谐的方言相结合,吸引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机录下珍贵影像,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湖北大鼓的艺术特色。

表演结束后,徐宁先生向大家科普了系统的湖北大鼓知识,从湖北大鼓的历史起源、唱腔特色到方言特色与流派,为在场师生进行一次扎实非遗知识宣传。他介绍到湖北大鼓是“一人可抵千军万马”,可通过音色、转身、眼神完成角色切换,与戏曲的多人分饰不同。湖北大鼓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国家级的认可与保护。徐宁先生展示了不同流派使用的不同方言,南派较细腻,北派较粗犷,二者皆以鼓板伴奏、说唱兼具、风趣幽默为特色。

随后,现场播放了徐宁老师与已故恩师张明智先生同台演出的珍贵影像,传达湖北大鼓需接力传承的精神。他多次提及被誉为“湖北鼓王”的师傅张明智先生,讲述着这位老艺术家在生命最后阶段“戏比天大”的感人精神,同时也表示传承前辈衣钵,并向青年群体普及推广,是自身重要责任,呼吁在场学生关注并了解湖北大鼓,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在最后互动环节,徐宁先生热情邀请多名同学上台,亲手指导他们击鼓击节技巧。台上同学大胆尝试,台下观众积极跟唱黄陂话“八月十五吃月饼,喝热茶”,报告厅内鼓声、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师生们沉浸于湖北大鼓的魅力,在实践中增进了对传统艺术的直观感受与理解。活动尾声校团委宣传部部长陈军老师代表学校为徐宁老师送上客座教授聘书,并表示此次聘任是学校推动非遗传承与美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为湖北大鼓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子们的审美素养,更在校园内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活动积极响应“十五五”规划对非遗传承提出的新要求,有效激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使命感,为湖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