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总支、各基层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现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湖北省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将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习对象
全校在籍学生
二、招募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月16日
实习时间:2024年1月至3月
三、活动内容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企业实践。进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乡村代言”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依托“周末学堂”“爱心托管班”“暖冬行动”等具体实践项目,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
5.社区服务。参照前期下发《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结合相关工作安排,广泛开展社区实践。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聚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6.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各级团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可同时实施若干项实践内容,也可从中选取一到两项逐步推进,突出价值感召力和实践质量,务求实效。
四、操作流程
1.关注团中央“创青春”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返家乡”—登录。
2.第二课堂网页登陆和系统APP安装。系统官方名称为:到梦空间。网页登陆网址为http://www.5idream.net/,手机客户端(APP)可在网页端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也可在手机应用宝、手机360商店和苹果商店搜索下载安装。首次登陆时候校名填写“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账号为学号,初始密码为:111111,登入后可自行设置新密码。
3.开学一周内,各学院需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认证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的个人在实践结束后须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附件三)对应栏目加盖单位证明公章并提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手写调查报告(论文),提交至学院团总支审核。各学院要严格把关,按照团委规范要求,对无单位加盖公章、公章不规范或手写调查报告等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核通过。
五、注意事项
1.各学院团总支、基层团支部鼓励动员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宣传推广。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学生以个人身份利用寒假机会参加社会实践,需认真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证书,经学院团总支审核通过后认定社会实践学分。
3.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要求就地就便,所有活动在家庭所在地开展,注意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实践行程须征得家长同意。
4.每个学生最多可投递1个实习实训岗位,可以在“实习实训”栏目下查看岗位状态和调整投递岗位情况。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确认后,请秉持诚实守信原则,按时到达工作岗位,并完成约定时间的实习实训。
五、材料上交
1.参与“返家乡”的同学在系统进行报名后,向各学院团总支提交“返家乡”社会实践的个人信息表(附件一),团总支整理汇总后于1月16日17:00前发送电子版至校团委组织部邮箱。
2.各学院团总支须于1月16日17:00前将《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统计表》(附件二)发送至校团委组织部邮箱。
电子版材料上交邮箱:1145916417@qq.com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张玉纯 谢佳霖
联系方式:13026333528 18981678883
附件一: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信息表
附件二: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统计表
附件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校团委
202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