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增强集体劳动意识。10月29日,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织带领全校20余名师生代表,赴“光谷有田”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以“劳动进田野”为主题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要求,开展适当的劳动教育,鼓励同学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本次劳动教育,通过“种土豆、打糍粑”两个项目的基地生产劳动实践,将劳动育人、以美育人和以德育人的课堂转移到了田野之间。师生拿起“田间地锄”开始劳动,并邀请基地的农业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同学们戴起手套、拿起锄头等工具,先将农田翻松,再利用草木灰包裹育种土豆和浇水,大家在劳动中亲近自然,体悟到了珍惜粮食、守护“粮食安全”的重任。

电信专业夏冰同学感慨:很开心与大家一同来到基地,深入体验农业新业态。习近平总书记曾殷切教诲:青年在奋发向上的同时,脚下也要“沾些泥土”。在这难忘的半天里,我们付出劳动汗水,也从土地和劳作中汲取奋发的动力,更坚定我们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的信心。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劳动创造生活,感受自然的魅力和耕耘的喜悦,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来,短暂地来到这片土地上劳动,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真是成就感满满。这对于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不管如何,它都是那样独特而充满意义。”英语教育专业陈子翼同学在活动结束后表示。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负责人夏欣老师表示:此次校外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的其中一个部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础,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我院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提升青年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品德修养,对学生个人发展意义深远。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多种形式开展此类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强化我校劳动文化氛围,推动劳动实践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同时,推进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同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