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一门政治素养较高,理论政策性较强,内容知识面较宽的一门大学生思政必修课。为了提高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本学期“毛概”课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实践教学内容。
一、课内实践教学
(一)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讨论
巧妙设计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求知欲。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思政理论课提供了许多鲜活感人的事例和素材,为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和针对性,“毛概”课堂讨论主题围绕着知识点展开,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例如,任课教师利用微助教平台设计课堂讨论,“结合武汉肺炎事件,理解党是领导一切的关键。结合习近平所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理解共产党员的信念价值?

(二)布置小论文和拍摄主题视频作业。为加深同学们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的理解,任课教师布置小论文作业:今年是决胜小康之年,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全面建成小康的理解。通过写论文,学生不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为了更好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任课教师布置拍摄主题视频《改革开放与我们的生活》来作为课后作业。从视频拍摄过程和效果来看,学生积极活跃,参与度高,拍摄视频的质量较高。


二、课外实践教学
(一)创新课外实践教学形式
考虑疫情期间难以开展户外实践的现实困难,任课教师则引导学生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疫情防抗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在网上完成,其中一个内容是设计一张画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论学习体会和对疫情防控的所思所想以图文的方式表达出来。起初,许多同学不会用电脑绘图,后来看到几个会操作同学的优秀作品在二百人的大QQ群展示出来后,同学们好胜心得到激发,都不甘示弱,主动向会操作的同学请教,一时间优美的作品层出不穷,让人赏心悦目。同学们说:“我用了半天时间才完成”“我熬夜很晚才做完”“虽然很难但是很开心”。


(二)创新实践教学内容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任课教师积极培养同学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品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毛概课”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来深化、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和导向性。
其一,设计考察计划。要求同学们设计一份参观考察计划,对象是学生曾经参观考过的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你家乡其他相关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场所。

其二,时事政治重大主题宣传报。结合此次抗击疫情的启示,要求学生将体会制作一份宣传报或主题报告。
苏格拉底说,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育的根本就是灵魂的转向,这句话给予了“毛概”实践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探究未知的理型世界,拥抱智慧的光芒,培育灵魂的家园,这才是大学生的渴望,大学的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