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很多大学生变成了“低头一族”。在课堂上刷微信、看韩剧、打游戏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表现让很多教师深感困惑和迷茫。作为一百多人大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更是让各位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用心谋划,强师兴课,追求卓越”,号召各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
提高课堂效率,“堵不如疏”。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负责人张丽老师率先将“微助教”引入课堂教学。2月20日下午56节课,在会计1151-1154班首次亮相,深受学生喜爱。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扫二维码,用自己真实的姓名、学号注册进入“我的课堂”,进行签到、答题、讨论,同学们倍感新奇和亲切。这种“喜闻乐见、深度融合、全员互动”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以前需要四五分钟的时间点名,现在只需要30秒签到,以前一道题只能由一个同学回答,现在可以覆盖全班每一位同学,而且正确率、错误率都会显示在大屏幕上,能够让老师迅速调整讲课内容,改变讲课速度,转变课堂气氛。


“微助教”能让教学评价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再由一张期末试卷决定。出勤率、课堂研讨、论坛发言、平时作业和小测验等,都可以通过云平台记录下来,由excel表格导出,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最后作出发展性、客观性的评价。
“微助教”平台还在进一步研发之中,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也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