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快报 -> 正文

赋能乡土未来星:红安支教以“自动自发”之钥,开启家校共育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07-12 作者:盛蕾 摄影: 浏览量:

七月的红安县七里坪镇,烈日炙烤着张家湾村的田野,翻滚着金色的热浪。然而,村委会议室内人声鼎沸,挤满了顶着酷暑、汗流浃背赶来的村民。因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丽教授正为村里的家长们带来一场“如何培养自动自发的孩子”的专题讲座。

张丽教授的开场直击乡村教育痛点。当屏幕上闪过卢刚、李天一等“学霸”误入歧途的案例,与英语不及格却创立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形成强烈对比时,会场一片寂静。“成才的标准绝非仅仅只是成绩单,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化能力的人。”张教授的声音清晰有力。她提出的“强者思维”——“无论别人如何,我自坚持正确言行”,引发家长频频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

针对支教团队面对的6-12岁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张丽教授分享了极具实操性的沟通智慧,现场演示的对话案例让家长们豁然开朗。当孩子举着满分试卷时,张教授尖锐指出七种常见的“错误话术”——从质疑“题目太简单”到警告“不许骄傲”,每一句都像镜子照进现实。“与其追问班级排名,不如说一句‘你是妈妈的潜力股’。”一位抱着幼儿的母亲轻声重复着这句话,眼神亮了起来。

面对乡村普遍的“手机焦虑”,张教授的话引发深思:“孩子是因沉迷手机才厌学,还是因无人陪伴才投向虚拟世界?”她指出,对留守儿童而言,“手机可能是唯一的陪伴者”。强调“自由才能自律”,为家长开出“良方”:少指责、多倾听、善转念。当大屏幕上打出“允许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阻止另一个问题的发生”,后排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用力鼓起了掌。

讲座高潮处,张丽教授分享家庭教育的内核:“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一起无条件爱孩子。”她引用古语“父爱则母敬,母敬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强调温暖的家庭生态才是孩子自发成长的土壤。 “愿每个孩子都被正确对待,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的祝福语在投影上熠熠生辉,不少家长悄悄抹了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