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迎新晚会的聚光灯下,一场源自真实暑期乡村支教的情景剧《薪火·莲响》温情上演。该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励行读书会”红安实践队的师生们共同创作演出,以“支教日记”为叙事主线,通过“故事讲述+情景表演”的形式,将支教生活的点滴搬上舞台,为刚入学的新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青春实践课”,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节目通过四个紧密衔接的情景片段,立体展现了支教背后的责任与成长。第一幕“灯火阑珊磨课夜”还原了支教队员深夜围坐、反复推敲课程设计的场景,一次次修改与试讲,传递出青年学子对教育事业的敬畏;第二幕“非遗薪火代代传”,讲述支教老师向当地非遗传承人学习“打莲湘”的故事,用跨越代际的交流,诠释新时代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当;第三幕“家校共育筑未来”,聚焦农村特殊家庭孩子教育,以学校教育专家为家长开展主题讲座的情节,展现支教团队对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为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奠定基础;第四幕“山路弯弯送学情”,以夕阳下支教老师护送孩子回家为画面,从欢声笑语的同行到为孩子穿上新旅游鞋,再到孩子一声“老师--妈妈”的真情呼喊,将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推向高潮,让全场观众热泪盈眶。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丽是红安实践队负责人,也是节目的演员之一。她表示,迎新晚会不仅是欢迎新生的仪式,更应该是引导他们树立理想的“第一课”。这场情景剧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一次价值观的传递。希望通过《薪火·莲响》的真实故事,让“责任”“担当”这些关键词变得可感可知,激励更多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