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写在中华大地上”的号召,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入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28日下午召开了关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意识、公益服务”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如何与思政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及效果,提升思政课的品牌效应,并强化公益服务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专题会特别邀请了艺术学院李娇院长,陈军老师,科研处张城芳部长参加,给所有老师分享了丰富生动、细致具体的实践教学经验。会议伊始,学院杜伦芳院长就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政策和要求作了强调说明,指出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思政课品牌意识的有效途径。

会上,受邀专家分别从实践赛道,品牌打造,公益服务科研融合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公益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老师们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一致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理论的力量,提高思政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他们还建议学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在品牌意识方面,与会老师纷纷表示,要将思政课打造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课程。建议学院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注重课程宣传和品牌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思政课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此外,公益服务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老师们一致认为,实践教学应多与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走进基层,走下社区,通过切身实地的服务人民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学院加强与公益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公益服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和品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课程品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