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道法史纲教研室在3月27日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线上集体备课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杨琦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
本次备课会围绕《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两章内容展开研讨,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分享,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会议伊始,苏春暖老师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本门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章内容,老师讲授时一定要把握好本专题的主题、主线。分别从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广泛兴起、对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及理论的内涵意义、长征的成功战略转移等视角详细阐述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紧接着,刘文莉老师聚焦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以“全民族抗战何以形成”为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她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和重大事件,系统呈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与战略意义,并特别强调教学中需厘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辩证关系。在案例设计环节,刘老师以“西南联大精神”“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为切入点,提出“情感共鸣+理性思辨”的双线教学策略,倡导通过多媒体资源与实地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抗战精神的历史穿透力与时代价值。

两位老师讲解完毕后,备课会进入了点评环节。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们纷纷发言,对苏老师和刘老师的讲解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他们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还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大家对此次备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了统一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备课效果。与会老师均认为,这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从讲课方法,还是在讲课思路、教学重难点把握等方面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