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午12点30分,在制药学院1110办公室医学检验技术系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和教学经验交流会。讨论会的主题有两个,分别是课程知识图谱如何建设和教师经验交流。会议首先由系主任杨艾玲老师介绍了学校今年参加省青年教师创新大赛的情况,学校推荐的教师都没能晋级,主要的差距就是AI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知识图谱是AI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个方面,今后会在所有课程中得到推广。现在新的老师要学习课程知识图谱是什么,它的意义在哪里,以及如何开展建设。为今后核心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流课程奠定基础。
会议接下来由汪大巍老师介绍了如何构建知识图谱、助力课程建设。首先是高校教学现状导致知识碎片化,可以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来克服课程知识的碎片化。课程知识图谱是课程内容大纲的建设工具,结构包含两部分:其一为知识点层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内容结构、过程、原理、概念和工具;第二是知识点内容区,其中最上部是课程的内容结构,其下的四个部分是从内容结构分解出来的知识点,知识点分解关系使用箭头连接。通过《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来介绍如何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最后谈到了知识图谱对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医检系的老师围绕如何进一步利用AI备好课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结合AI来充实上课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最后杨老师对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

本次交流会对如何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提高教学质量展开了积极有效的讨论,对提高我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