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AI+教育融合创新: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

作者:田英   时间:2025-07-30   点击数:

近日,我院教师赴上海参加“DeepSeek融合AI驱动教学创新:设计实战与多元应用深度训练营”研修,围绕AI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系统性学习,为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开篇聚焦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核心特性。专家系统梳理了当前主流AI大模型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尤其深入解析了DeepSeek系列模型的独特优势:DeepSeek-R1推理模型以“深度思考模式”模拟人类思维链,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复杂教学任务中表现突出,能显著提升教学互动的逻辑性;DeepSeek-V3则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问答等场景中高效赋能,可辅助教师快速生成教案、习题等教学资源。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呈现了不同大模型在高校教学场景中的适配性差异,为教师选择工具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学习环节,研修聚焦AI技术在教学中的落地路径。教师们通过案例演示与实操演练,田老师作为代表全程学习并系统掌握了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借助AI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二是利用大模型开发教学资源,快速构建案例库、试题集和教学视频脚本,大幅提升资源制作效率;三是基于DeepSeek技术搭建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如智能问答助手和学习效果分析模型,为因材施教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针对高校场景的特殊性,还分享了本地化部署经验,如通过模型蒸馏降低算力成本、设计工作流实现AI助教自动化批改作业等实用方案。

研修过程中,高校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成为重要亮点。大家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探讨AI技术在文科思辨性教学、理科实验教学、工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差异化应用,碰撞出创新思路。此外,田老师在交流中向各位专家请教使用大模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案例,进一步明确了将AI工具与课程思政、跨学科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研修,田老师感触与收获都颇深。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AI与教学的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培训中,Markdown语法的应用讲解为她答疑解惑,而3D数字人作为慕课、录课的优势工具,更让看到了技术赋能教学的潜力。未来尝试在教案设计与课堂实操中融入AI工具和大模型,希望借此提升课堂的互动氛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AI、共同学习,并尝试将AI与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结合,借助技术优势增强教学实效,激发师生共学热情,最终助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为智慧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