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品牌专业建设
负责人:翁德会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制药工程品牌专业”于2011年立项,建设期限是2011年——2014年,经过四年建设,2014年12月完成了项目申请书的各项预期指标,通过验收。项目组主要成员:程弘夏、许腊英、翁德会、李其兰、吴小玉、王仲。
1、项目研究的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质量工程项目——“制药工程品牌专业”于2011年立项,建设期限是2011年——2014年,经过四年建设,完成了项目申请书的各项预期指标。
(1)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的“3+1”教学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维护或新建了实习基地3个,使实习就业基地达18个,充分保障了本专业的实习就业的需求。
(2)结合学校的发展方针积极进行转型,探索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
(3)完成了《药物化学》、《药剂学》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将《化工原理》精品课程的资源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
(4)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老中青结合、学缘、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加强了教材的建设,主持或参编了10本适合于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新编或修订了实验讲义7本。
(6)积极加强本专业主要课程的试卷库建设,目前已完成7门专业课程试卷库的建设。
(7)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新增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实验室,使实验室面积达1700m2,并增加了相应设备的台套数,使设备台套数达445套,满足了本专业的各年级学生实验教学和开展毕业论文的需要。
(8)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了教师的科研、教研和教学水平。老师们积极的申报院级、省级的各项科研和教研项目,近四年共立项省级及以上项目9项(教研项目2项,科研项目7项)、院级项目24项(科研7项、教研17项),公开发表论文71篇。
2、成果应用情况、推广价值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结合的“3+1”教学模式,结合转型发展方针,探索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优化了六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并维护了实习就业基地18家,充分保障了本专业的实习就业的需求,保障了3+1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老中青结合、学缘、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经过4届毕业生的论证,不论是在教学体系上,学生的培养质量上,还是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印证了“3+1”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同行中已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此培养模式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