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科研动态(教学科研板块)

创新教学,共筑未来——制药工程系“教师说课程”风采

作者:黄冠   时间:2025-02-27   点击数:

为了响应学校开展的“教师说课程”活动,制药工程系于2月26日下午在1110办公室开展了“教师说课程”教学活动,本次说课邀请了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程弘夏教授参加,制药工程系6位教师参加了说课。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任教师的说课展示,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课程资源建设,确保每一门课程都能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操燕明老师以《药物分析》课程为核心,详细阐述了该课程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学校定位的支持力度。他强调,《药物分析》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药物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在OBE教学改革方面,操老师明确了学习成果,围绕这些成果进行了精细化教学设计,并注重实践环节的创新,如引入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他还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姬老师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展示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重要价值。她围绕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构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并充分利用电子资源,如在线案例、法规数据库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姬老师结合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她还强调了OBE理念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明确了学习成果,并围绕这些成果进行了量化评估。姬老师的课程思政融入自然,与课程目标达成度紧密挂钩,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

高老师的《物理化学》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OBE反向设计,实现了从毕业要求到课程评价的无缝对接。他详细介绍了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围绕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进行了精细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高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她还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杜老师的《无机化学》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思政育人的结合。在课前,她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情,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难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杜老师采用了生活化、场景化的教学方法,如引入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等,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黄冠老师的《生物药物制剂学》课程,致力于让学生掌握生物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她详细介绍了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并通过精细化教学设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她还建立了量化评估机制,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并通过引入生物药物制剂研发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等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生物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彭巧老师的《生物化学》课程,紧密围绕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三维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她深入解析了该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通过精细化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彭老师还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通过新药研发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等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为制药工程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在每位老师的说课展示后,程弘夏院长及在座的听课老师们都对说课教师给予了中肯的点评和建议,在加强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和OBE教学改革的实施,深化思政内涵挖掘、明确学习成果、优化课程设计及采用多元化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达成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教师说课程”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制药工程系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和创新能力,更为全系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制药工程人才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筑制药工程教育的美好未来!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