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校友风采
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校友风采 > 正文

2022届毕业生王晓一: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的故事

作者:   时间:2022-08-10   点击数:

志愿者,顾名思义,是指在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为任何物质报酬、金钱、名利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助人为乐的人。

1668672787140343.png

前不久,我省在实施“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有一位名叫王晓一的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通过报名审核批准被派往卾西边远山区来凤县服务基层当志者,任期两年。

1668672817130592.png

王晓一,2000年1月1日出生于武汉市,属典型的“世纪”男孩。其父亲王益民,中共党员,是咸宁市中级法院一名优秀的高级法官,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表彰。在其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茁壮成长。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

1668672838500846.png

王晓一第一次参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者团队活动是2018年大学一年级暑假。当时,省生态环境系统招募理化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全省水质检查监测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湖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王晓一积极报名参与,并担任华夏理工大学队长带领五名同学赴湖北环境监测站工作,为期一个月对长江湖北段水质多点现场采样。上千样点数据带回实验室进行理化成分对比分析得出水质整体准确结论。

1668672863457772.png

每天早出晚归,时常熬夜至转钟,圆满完成长江湖北段水质检测任务。结论:整体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局部二类。由于能吃苦耐劳,虚心向专家学者老师求教,王晓一和他的小组同学们出色地结束了本次志愿者工作。通过实践,不但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而且也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办事能力及认知水平,也巩固了专业知识。受到了生态环保系统领导和学校班主任老师的表扬。

1668672887197601.png

王晓一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是2019年上大学二年级,正值春节,新冠疫情暴发武汉封城管理期间,在咸宁温泉明镜嘉园小区与其父亲王益民一起参加为抗疫情服务志愿者。除抽空上完网课外王晓一和高级法官的党员父亲王益民并肩告别家人分赴卡点参加防疫执勤志愿者工作,在四十多天时间内起早归晚对桂花路住宅区居民进行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及劝返工作。同时还为小区居民送菜和购买生活资料服务等具体事务。小区居民每当提起王益民与王晓一父子俩都赞不绝口,对这父子俩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志愿者精神大家给予充分肯定。疫情结束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

第三次志愿者活动。王晓一刚好大学毕业。又积极报名参加省统一组织“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工作。于8月中旬参加培训后满怀激情乘高铁动车直达目的地——建始县。又开始了志愿者新生活,这次时间长(两年),任务重(边远贫困山区),两月过去了,听说开局不错。正在熟悉工作环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县域乡村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活动,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目前,还在参加了党校开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的学习。

王晓一决心借此机会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要继续学习。在学政治、经济、专业上继续深耕,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文化知识水平。

2.深入接触社会实际,了解与认识世情国情民情社情,丰富生活阅历,不断增加感性认识。

3.强化我们青年新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改善社会风气树立敬业精神。

4.不断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帮扶弱势群体意识。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