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18:00,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于综合楼1401办公室开展了产学研奖学金评选会。本次会议参议人员有科研部吴芸老师和吴诗雨老师、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张高博老师和高小红老师、学院产学研工作室申报奖学金的8名学生和部分学生代表。在本次评选会议中,赵育锋、王嘉甬同学申请产学研一等奖学金,潘金泼、周琳同学申请产学研二等奖学金,张晨阳、刘益文、赵茹、高邦婷同学申请产学研三等奖学金。

首先,本次评选会由产学研一等奖奖学金候选人答辩展开。赵育锋同学对在工作室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除此之外,他还获得湖北省生物技能竞赛二等奖,和潘金泼同学一起校对翻译张高博老师的文章以及参与急救员的培训。王嘉甬同学在2021年下半年,参加中南七省的“万方杯”学术搜索挑战赛并取得了民办赛道第一名和湖北省决赛三等奖,同时他作为主要申报人之一,参与申报校级科研课题《基于数据挖掘的< 保婴撮要>用药规律分析》,并在后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针对他们的答辩,科研部的吴芸老师提出学生可以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与自身专业的深度融合,挖掘专业潜力,例如生物、医学等具备自身独有魅力,在不断传承与创新之外,发展其商业化亦成为一场全新的探索之旅。
其次,会议进行产学研二等奖奖学金候选人答辩。作为白衣天使协会会长的潘金泼同学不仅认真负责组织协会,收获颇丰,他还参加救护员的急救培训,取得救护员证,参与协助张高博老师翻译一篇sci论文并在学校学报上发表。周琳同学参与白衣工作室年终总结策划,和工作室成员成功申报的校级科研项目《基于数据挖掘< 保婴撮要>用药规律》。在她担任白衣工作室下属社团白衣天使协会学术部部长期间,积极负责2022年度协会招新,并且被评定为工作室“年度最具执行力个人”。

然后,会议环节为产学研三等奖奖学金候选人答辩。张晨阳同学首先阐述在工作室一年里的变化与成长,加入“本草APP”团队,与团队成员一起做项目;参加中南七省的“万方杯”学术搜索挑战赛,并获得不错的名次。刘益文同学积极参与白衣工作室的各种学习活动,像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训、科研部张城芳部长为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师生做科研专题讲座等。此外,他还担任工作室内生物信息学小组组长,在课余时间与组员积极学习探讨,为成果的研出而不断努力。
针对以上四名同学的答辩,吴芸老师提出可以将阅读检索和图书馆联系起来,把全民阅读推广出去。与此同时,参加过急救培训的学生可以将急救知识与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联系起来,作为知识传播的“关键少数”和前沿科技成果使用的“先行群体”,应该在大学生群体中率先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把学习到的急救知识通过分享会传播出去。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健康生命的重视,还能带动其他社会群体积极关注急救事业,提升公众急救意识与能力。
最后,赵茹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加入白衣工作室开始到现在,撰写的新闻稿和分享的文献,以及加入工作室本草的团队和撰写的一篇关于PCR前世今生的综述。同时她表明白衣工作室依托所在学院的专业优势,秉承科教融合、产学研一体的理念,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产学领域也十分广泛,使在内的所有成员能够培养自己的发展方向及科研能力的地方。高邦婷同学作为工作室的一份子,她很开心可以学习参与很多提升生物实验技能的讲座活动,懂得如何制作PPT、如何解读一篇文献。加入生物信息小组,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学习交流以及对生信软件的学习,使自己对生物的兴趣愈发浓郁。同时,作为白衣天使协会宣传部部长,她平时认真开展协会的宣传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解白衣天使协会。

同学们答辩结束后,首先由科研部吴芸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吴芸老师说通过这一种形式的答辩,学生们总结展示了自己这一阶段的工作,也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得到了启发和思考,科研部通过奖学金评选活动,就是希望拓宽产学研活动的思考,集思广益,把产学研活动在学生中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高小红老师肯定了同学们这一阶段的付出和成绩,提醒大家在后面申报资料及支撑材料完善中,要充分展示出参加的各种活动,紧贴个人工作重点进行叙述,把控好自己的答辩节奏。同时,张高博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填奖学金申请表时应按照申请条件的顺序来书写,在平时自己的工作中学会记录,遇到需要填写个人工作事迹的情况,可以完整准确的上交申请资料,以达到添砖加瓦的效果。

通过此次特色的活动展示与评比为学院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充分展示了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产学研工作室学生饱满的精神风貌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个可以完善自我、促进成长的机会,为大学生活书写多彩而有益的篇章。现场气氛热烈,评选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