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当悠远的驼铃声穿越历史星空,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闪烁着点点橙色星光,“酸棘丛丛时入眼,无辞干旱与风沙。”
沙棘是我国边疆特色植被,但浑身是宝。沙棘植株具有防风固沙、改善土壤作用,利用沙棘极强生命力和快速繁殖能力,可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林分质量、改善土壤、使沙漠绿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沙棘果实具有药食同源特点,沙棘果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具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作用,既可入药;同时沙棘果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C之王的美称,还含有各类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又可入食,补充人体之需。因此,探索开发利用沙棘资源,形成上游种植-下游多源产品链的疆域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也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推动疆域地区生态环保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制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过校赛推荐进入省赛并喜获铜奖。团队成员依托新疆塔城地区丰富沙棘资源,大力推进由沙棘种植带动沙棘下游产品链发展。利用沙棘药食两用特性,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一系列沙棘健康食品,形成沙棘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团队选取沙棘部分功效进行延伸并不断创新,最终确定四款主推健康食品:(1)沙棘芝麻酥——抗氧化,美容养颜;(2)沙棘茶——补脾益胃、养心安神;(3)沙棘葛根粉——调血脂,促消化;(4)沙棘复方水果压片糖果——补充维C,健脾消食。

团队学生项目负责人陈艳洁同学是新疆塔城人,团队学生成员:邢思妙、费永杰、杨若熙、张文婕、宋恭萍、张开茹、夏文新分别来自四个不同专业,指导老师是翁德会、吴春姗和刘桂艳老师。团队成员们因项目聚在一起,共同策划,努力创新,志同道合。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产品配比、测定含量,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项目。团队成员杨若熙已在《科学技术创新》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以沙棘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研究性论文。未来,他们将持续开拓进取,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沙棘产业发展和边疆地区环保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