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我们对2018-2019学年国家励志教学金获得者夏雪晴同学进行了校园采访。
问:知道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那一刻,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答:有人曾经说过,人生旅途中,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它绝不是你最根本的动力器。当然这个助推器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对于我而言,这次获奖意义重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奖学金是对学习努力的肯定,并促进自己明确自我定位、端正学习态度,虽然奖学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评定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对于个人智力与学习用功程度方面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至少使我知道了一年以来自己大致的学习状况,并且让自己的辛苦付出有了一个肯定和回报,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坚定目标,刻苦钻研。
问:为了使自己达到国家奖学金的标准、获得这个奖项,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学习上、生活上、社会实践上...
答: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刻苦努力,在工作上,积极参加,认真负责,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
问:在学习过程中,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答:具体的研究中,我的体会是盯住目标后不要去畏惧和逃避不熟悉的东西,如果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才能达到目标,即使解决的方法可能需要走进新的领域,也要勇敢地走进去,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它,比较早地定下来感兴趣的方向就能做得开心一些,不会在之后漫长的过程中那么迷茫。
问: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还会争取国家奖学金吗?
答:奖学金似乎是每个刚进大学的人的目标之一,但这机会只是留给了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学。不过,这和追求理想一样,只有坚持不放弃才有可能亲手实现。当你真正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梦想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是用多么形象的词汇都难以表达的,所以我还会继续争取奖学金。

人物事迹
夏雪情,女,是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1183班的一名学生。她住在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的一个农村里,父母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田间劳作。她的父母没有读过书,在家只能务农。她的父亲有矽肺病,连爬楼梯都喘气,已散失基本劳动能力,每个月还要花费高额的费用去买药。她在上大学,这期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使得本来困难的家里更加雪上加霜,负担实在是太重,只靠母亲一人早已是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她看在眼里非常心痛,希望能借此机会为家庭减轻些负担,同时也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朴素节俭,不与同学比吃穿,只比在大学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勤工俭学,在校外做过发单员、促销员。虽然很辛苦,但她认为它们不仅帮她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让她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工作时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也使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提高了她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在校期间,她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她积极要求上进,从未放松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巩固已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融入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她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她一次机会,一解她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 她是一名贫困生,她有她自己的经历,她的经历使她认识到,贫困不能给她带来什么阻碍,它最大的阻碍在她心中,只有她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她才能做的更好,她想她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她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贫困,否则她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她的动力。她会更努力! 她自知家中的困难,因此决定要靠读书来摆脱现在的生活状况。
她的格言是: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