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的感谢函,信中对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软件1212班学生王茀豪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赞扬,称赞他用勇气和担当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高尚品德。

王茀豪同学自幼便心怀善念,乐于助人,热衷于投身各类公益活动。2021年,年满18岁、刚满足献血条件的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学校周边以及家乡海南文昌市积极参加志愿献血活动。在校期间,王茀豪累计献血37次,曾获得寒假返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暑期优秀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2年寒假,一场由家乡血液中心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让他深受触动,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11月,刚到北京实习两周的王茀豪接到了海南海口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骨髓配型成功。他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请求,并全力配合医院,顺利完成了各项检查和捐献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捐献过程万无一失,王茀豪开始严格规律作息,注重饮食营养搭配,戒掉了平时爱吃的辛辣、油腻食物。在三个多小时漫长而枯燥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没有丝毫退缩和害怕。最终捐献顺利完成,王茀豪成功地为那位陌生的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对于受助者来说是生命的希望。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帮助到别人,我感到无比欣慰。希望那位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到这个爱心行列中来,为那些急需帮助的患者带去希望。”王茀豪表示。
学校得知王茀豪的感人事迹后,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民带领信息工程学院院领导及其辅导员前往王茀豪宿舍进行慰问,并与其开展座谈交流。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平表示,王茀豪同学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我们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培养更多有爱心、有担当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