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自然科学与技术模块”课程建设讨论会的结束,我校通识教育首轮课程建设论证工作顺利完成。
5月6日至10日,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讨论会分模块进行。学校董事长、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张晓东,通识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商学院院长程艳霞,通识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校长助理兼教务部部长李猜,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胡春福,分模块组长、副组长及教师代表参加谈论会。会议由通识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商学院院长程艳霞主持。

程艳霞首先介绍了通识教育中心前期调研、校外专家意见反馈等情况。随后对每个模块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原则和要点、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她表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开课形式,如:新开课、改造旧课、系列专题讲座等,要整合资源,打造优秀课程团队,建设金课、好课,让学生受益。

与会人员针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基本确定各模块开设课程内容、课程性质。各模块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建设目标仔细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课时安排和质量控制,做好课程的建设工作。

张晓东强调,学校将充分利用自身教学平台,支持跨学科跨专业,以课程为切入点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平衡性、普及性和趣味性,综合考虑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理论知识和要点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上,要重点围绕学生的素质能力建设,逐步打造具有华夏特色的通识教育优质课程。
据了解,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充分研讨,4月中旬,在前期大量调研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出台《通识教育四大模块的教学目标与建设原则》。4月下旬至5月初,通识教育中心通过实地拜访和网络沟通的形式,邀请校外专家、教授对《通识教育四大模块的教学目标与建设原则》进行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5月6日开始,分模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讨论会。下一步,学校将结合本次讨论的成果,开展课程立项和具体建设工作。
此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讨论会在学校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丰富、整合,明确各模块开设课程内容,旨在打造有学校特色、有社会影响力、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及团队,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具有华夏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