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设计青年说”——2023武汉设计之都创意进社区活动在我校举行。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处长肖梦奇,洪山区建设局副局长江铭、科长柳松,武汉市设计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余正祥、科长李娟华、姚筱姝,我校副校长丁成忠,科研部部长张城芳,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娇、党总支书记陈伟及洪山区、黄陂区创意社区代表等出席活动。活动由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邓婧主持。

丁成忠代表学校对主办方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表示感谢。他向在场嘉宾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办学成绩,并重点提到了我校“十四五”期间提出的“一交叉三融合”的发展战略。他表示,我校艺术学院与土建学院城乡规划系在探索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成效显著,成功获评“湖北艺术学名师工作室”。学校积极倡导学生创意贴近大众生活、艺术赋能社会发展,本次创意社区联合行活动正是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诠释。

肖梦奇在讲话中对学校承办此次活动表达了感谢。她提到,2017年,武汉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积极打造100个设计之都创意社区,旨在把创意设计引入社区、服务市民。武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老城新生”的主题特色,积极建设自然与人文兼具、历史与现代交织、传承与创新融合的美丽家园。如今武汉有12个“设计之都”示范园区展露风华,100个“设计之都”创意社区时尚靓丽,760个城市老旧小区更新蝶变,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后期武汉将加速打造“武汉特色、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让设计创意、设计创新为赋能全球城市美好未来,贡献武汉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我校三位青年设计师严黎、姚田、张力文分别做了主题分享。严黎老师以《AIGC背景下城市老旧社区改造创新设计》为题,分析了AIGC背景下的城市老旧社区改造需求,并简要介绍了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案例。姚田老师通过藏龙府邸幼儿园实操案例,分享了通过提取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出具有品牌特色文化符号的经验。张力文老师以《公众参与的城市微更新》为题,结合城市微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具体案例,介绍了城市微更新的概念和必要性。



主办方就武汉设计之都发展建设历程和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活动做了推介。洪山区紫云府社区书记徐华、黄陂区车站村书记孟永波就创意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生活的案例做了分享。



张城芳表示,学校一直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本次活动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紧密互动,是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建立高校与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哺机制。
李娇指出,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她强调,为了使高校智力支持和企业技术需求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一方面学校要应势而为,从制度上打通校企合作“中梗阻”壁垒,另一方面积极遴选建设产学研名师工作室,实现专业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的质量和活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得到了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洪山区建设局等相关单位的指导。活动由我校科研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北艺术学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武汉市设计产业促进中心、黄陂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武汉吉安商会、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协会积极提供支持,9个居民社区联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