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我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夏·关志愿服务团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小关乡中心学校报告厅举行“美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绥阳县团委书记余倩、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婷婷、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颜泽峰、中医院副院长黄贵军,小关乡人大主席孙汉利、副乡长苏吉卫、中心学校校长陈进、飞水村党支部书记盛行强,我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亮教授,校团委副书记史贵鹏,艺术学院数媒系主任吴杨婷副教授,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夏·关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陈军以及夏·关志愿服务团全体成员,实践地家长及学生代表共120余人参加。

授牌仪式上,余倩高度赞扬了夏·关志愿服务团“1+n”实践服务模式,表示该模式不仅聚焦于助学支教与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更广泛延伸至红色教育、非遗传承课题研究、文化艺术及特殊关爱等多元领域,为绥阳的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青春汗水悉心浇灌了希望的田野,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光辉,更为绥阳的全方位发展贡献了力量,有力推动了当地乡风文明的显著提升。

绥阳县团委书记余倩致辞
绥阳县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婷婷表示,双方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在共建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师资交流、人才共育和艺术教育研究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驻地高校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大手拉小手”有机融合的美育共建新模式,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绥阳县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婷婷致辞

张亮代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向绥阳县授牌美育实践基地
张亮表示,此次美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学校与地方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同时,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推动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绥阳县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