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校在多项重点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历史性突破,12月21日晚上,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创新华夏”2021年创新创业赛事分享会。8个创新创业赛事团队分享者以访谈的形式讲述他们背后让人动容的赛事故事。张晓东董事长、校领导、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创业导师、创新创业联络员、创新创业社团及师生代表应邀参加分享会。创新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赛事管理中心主任王丽丽主持分享会。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李乔龙同学和他的机器人团队带来了“华夏十点半”的故事。该团队在2020年RoboCom世界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获得华南赛区亚军,今年又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RoboCom世界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全国冠军。李乔龙说一个人编写的代码彰显着一个人的所学所知所能,为了在去年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必然需要改进代码或重写代码,团队毅然决然选择重写代码,在两个月的备赛过程中,他和队友们每天固定十点半才离开实验室,华夏的夜灯照耀着他们前进的步伐,通过不断努力,最终提高了机器人的效率,获得国赛第一,在去年基础上实现了传承与突破。在分享的过程中,李乔龙还带来了“小乐”机器人(乐学杯的二次元人物形象)与在座同学进行趣味互动,为现场观众展示了科技的魅力。

在2021年全国大广赛中获得动画类全国二等奖的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喻世鑫和陈思聪两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坚守“专业与时间”的故事。俩人堪称专业学霸,综测成绩均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备赛过程中,俩人为了平衡学业,主动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每天趴在机房做效果渲染,凌晨2-3 点才就地入睡,机房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寝室”。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珍惜大学四年的黄金时间,抓住一切机会,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商学院郭菲扬同学在今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湖北省特等奖,实现了学校的历史性突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她联想到了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注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一模式。在备赛过程中,她通过对148个社区进行繁琐的数据收集分析,最终完成调研报告。期间她克服了疫情和无数次调研对象不配合的问题,还舍弃了教资和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谈及收获,她说学会了思考和总结,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深刻体会到了“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终将不会被辜负”这个朴素的道理。

体育学院乔静仪同学是华夏巾帼的典范,不仅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家庭,还将“团结、协作、不屈、拼搏”视为自己的代名词,积极参加湖北省体育产业专业技能大赛、中国赛艇大师赛等各种体育赛事,数年来将自己与男子运动员等同标准,每天接受高强度、高频次的训练,经历体力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用满身的血泡与伤痛为校争夺了一次次荣誉。她的励志故事让现场所有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赵育锋同学用他的参赛故事寄语大家要“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彭小芳团队用“创新”“协作”“挑战”三个关键词让人们看到了华夏人努力尝试、永不放弃的精神;智能制造学院方俊哲、刘漫两位同学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获得全国银奖,当他们看到自己设计的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多跨越障碍时,他们含泪分享“一切都值得了”;外国语学院校友季盈杰此次受邀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激情讲述了自己大学期间自学英语、法语、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参加各种英语答辩、英语演讲,在一次次磨砺中完善自己的热血故事。



分享者用真实的故事、激昂的语言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激发了青春斗志,学校为他们颁发了2021年度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创新奖。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中,在各学院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我校今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本届“互联网+”大赛湖北省金奖,校长郭彪为商学院、智能学院、艺术学院颁发2021年创新创业赛事“融合奖”。


分享会最后,创新创业学院向全校发布《2021创新创业赛事白皮书》,2021年,全校学生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511项,共计1443人次,相比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1.7%和78.37%。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工程训练”等教育部重点赛事中获得历史性突破。

此次分享会不仅充分展示了华夏学子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还发挥了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学子学习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崇高追求,学习他们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的实干作风,让华夏精神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