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
负责人: 程弘夏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2年12月立项,2014年10月完成,主要成员:程弘夏、李其兰、吴小玉、杜松云、王仲。
1、主要建设内容
药剂学是制药工程、制药工程(药剂方向专业)本科及药物制剂专科的必修专业课和核心课程,通过2年的建设对药剂学精品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等内容进行了建设。每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一致,与专业发展一致。经同行、督导听课,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团队上形成了包括副高以上占60%,中青年教师占80%,全部为双师型教师的药剂学精品教学团队。目前药剂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完成,包括由3名主讲教师的理论课录像和实验录像,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讲义、多媒体素材已全部上网,定期更新维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建设药剂学试题库10套。同时100m2药剂实验室和11家校外实习基地等条件,为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药剂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年来项目组成员主持、参与省级教研项目2项,院级教研项目6项,主编、参编教材3本,获院级教学成果奖1项,共发表教研论文11篇。药剂学精品课程经校外专家评审优秀。
2、特色
1.教师团队结构合理、分工合理
教学团队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药剂学理论、实验、实践授课,全方位促进药剂学课程建设。
2.教师队伍培养方法合理,效果显著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主要方式包括:坚持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建立了老教师和年青教师结队,进行传帮带。每个青年教师都由一位老教师负责具体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杜松云、王仲老师分别由李其兰、吴小玉老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正式讲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写好讲稿,由教研室各教师检查指正。必须至少做一次预讲,才能上讲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改、科研,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课题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促进、完善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
3.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式与课程特点结合
药剂学注重单元操作、处方设计,与实践联系紧密,课程叙述性强。课程建设中3名老师均由企业工作经历,将实际案例引入授课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质量。教师团队中多人负责学生生产实习,一方面可以收集现代制剂生产企业的素材作为案例教学,另一方面也可在指导学生实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作为药剂学课程的实际补充。如杜松云老师自编了《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指导教材》(2012年),在久安药业期间办实习小报,制作实习DVD,并进行实习宣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也促进了学生对药剂学的认识。
4.教学重点与现代制剂企业发展紧密联系
在课程建设中,对于教学的重点设置尽量做到与企业同步,如以往《生物技术药物》只作为了解内容,但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该章节作为重点。以往膜剂作为固体制剂授课内容,现在已取消该内容,而注重药物传递系统的讲授。
5.注重药剂学实验技能培养
药剂学这样一个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的学科来说,实验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药物制剂实验内容上,安排的实验包括液体药剂、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颗粒剂与硬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微型胶囊,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制备更多的剂型。
在实验技能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应使学生掌握研究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实践能力;2)在基础实验中,每个实验均有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实验试剂与仪器、实验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和思考题。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实验数据(包括用计算机获取数据)的能力和正确分析、归纳和整理实验数据(包括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并实事求是的得出结论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3、成果应用情况、推广价值
本项目研究立足于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等既保证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又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及专家评价优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