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产学研名师工作室

【白衣工作室】文献阅读分享,培养综合素养 --我院白衣工作室开展文献阅读分享会议

作者:张高博 刘益文   时间:2022-03-06   点击数:

2022年3月2日18:30,我院白衣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小组和生物信息学小组于综合楼会议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文献阅读分享会。本次会议参与人员:指导老师张高博、白衣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小组全体成员和白衣工作室生物信息学小组全体成员。本次会议由刘益文、周琳和张晨琛三位同学作为主讲人讲解文献。

首先,刘益文同学为我们讲述的是发表在《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杂志(IF=2.590)上的《Homology modeling and epitope prediction of Der f 33》文献。刘同学简单地介绍了有关粉尘螨的背景及其使人致敏的原因,并指出确定过敏原的主要B和T细胞表位对于通过基于表位的疫苗制备过敏性疾病的有效疫苗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该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过敏原的理化性质等,并运用同源建模构建合理的三级结构。此外,本文还成功预测得到6个B细胞表位和4个T细胞表位。这些结果将促进对免疫反应的更好理解,并为基于螨虫过敏原表位的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张高博老师借此询问相关在线工具的实操情况,并建议我们对于生物信息学工具结果的复现可以参考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所发表的文献进行上机实操。

鍥剧墖1.png

接着,周琳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是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IF=31.777)上的《Fatal Toxic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文献。周同学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围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展开的,本文仔细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投入临床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的致命的毒副作用,并详实地列出了并发症、发病范围和时间等因素,文献最后指出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比传统肿瘤治疗风险更低,但仍需警惕临床使用时可能并发的毒副作用。

鍥剧墖2.png

最后,张晨琛同学为我们分享的是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IF=16.971)上的《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to detect siRNA-mediated mRNA cleavage in vivo using 5’RACE and a molecular beacon probe》文献。张同学向我们讲述常见肿瘤并不表达SLAM,因此对病毒不敏感,但麻疹病毒的减毒疫苗株能够适应CD46,这里的CD46是补体激活的调节剂,在人类肿瘤细胞上的表达量高于其未转化的物质。因此,减毒麻疹病毒是有效并具有选择性的溶瘤剂,所以对麻疹病毒进行工程设计可以增加其抗肿瘤效力。张同学告诉我们本文的设计者就是希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在麻疹感染的细胞携带者体内传递病毒或同时给予免疫抑制药物来解决。这一有趣的想法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因为肿瘤一般是以化疗或放疗来医治,但本文却另寻他路,利用病毒来清除肿瘤。

鍥剧墖3.png

此次会议获益匪浅,从生物信息学到分子生物学,各领域绽放的不同色彩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大家从中不仅学习到各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还从中体会到科学的奇妙与趣味。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汇报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多方面发展,接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之中。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