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20:30,我院白衣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小组、生物信息学小组和白衣天使协会于综合楼会议室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文献阅读分享会。本次会议参与人员:指导老师张高博、白衣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小组全体成员、白衣工作室生物信息学小组全体成员和白衣天使协会部分成员。本次会议由刘益文和盛智超两位同学作为主讲人讲解文献。
首先,刘益文同学与我们分享的是发表在《PLOS ONE》杂志(IF=3.240)上的《Immunoinformatic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approaches: Next generation vaccine design against West Nile virus》文献。刘同学在开头概述了西尼罗河病毒的结构特征,并指出本文是通过免疫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方法设计候选多表位嵌合疫苗来抵御西尼罗河病毒的感染。在简单叙述后,刘同学进一步详细讲述本文先是运用各种在线服务器去预测病毒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B、T细胞抗原表位,然后再分析预测得到的抗原表位的抗原性、致敏性等,此外还对抗原表位进行保守分析和人群覆盖分析,以确保抗原表位高保守高覆盖。在综合各分析结果后筛选得到最终的抗原表位,并以此来构建疫苗蛋白。本文对该疫苗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等进行了预测,还通过疫苗结构进行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其与免疫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和结合稳定性。最后,以疫苗蛋白构建了腺病毒疫苗,确保了在微生物系统中的高表达。该文章与以往分享的抗原表位预测的文章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中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就是新颖的分析方法,它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应用。张高博老师就本文与刘同学探讨了有关抗原表位预测内容的研究进展以及个人的疑惑,并为刘同学苦恼于日后如何阅读文献提供建议,指出在熟知该方向文献的大体思路后可以上手撰写论文,为此还列举了像新冠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对象的不同研究思路。

接着,盛智超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是发表在《Molecular Oncology》杂志(IF=6.603)上的《miRNA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the course of neoadjuvant bevacizumab and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n breast cancer》文献。盛同学从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进行分享。盛同学就背景部分跟我们讲述癌症的标志是持续血管的生成。贝伐单抗(Bev)联合化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为了鉴定MicroRNA(miRNA)是治疗反应生物标志物,对有关癌细胞增殖、转移的miRNA进行了分析。再就是方法部分,患者群体和研究设计。从治疗反应到miRNA表达谱分析统计分析,再到通路分析,最后到预测miRNA的靶基因。然后是结果部分,结果表明,miRNA表达分析为理解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分子功能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层。最后是讨论部分,miRNA已成为一系列细胞事件的调节因子。新辅助添加Bev到化疗中会引起许多与单独化疗相同。miRNA可能具有作为一般治疗反应预测因子的能力。五种去调控的Bev特异性miRNA显示与细胞周期和转录有关。该文章向我们传达了增殖可能是增加 Bev 敏感性的一个预测因素信息,这可能有助于识别可能从 Bev 中受益的患者。讲解的最后,张高博老师肯定了盛同学的演讲能力,并鼓励她再接再厉。

会议结束前,张高博老师为白衣天使协会的新成员介绍了我们白衣工作室日常学习内容,并讲述除了文献阅读分享会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有助于锻炼自我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拓宽自我的认知,还能学习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且在这样的学习氛围的长期熏陶下,我们会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对大家有着很大的帮助。
此次会议,我们学习到抗原表位预测的新方法,认识到miRNA治疗过程中肿瘤内miRNA表达变化及其与反应相关性,且新成员也对文献有了一个最初的感性认识,揭开了科研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