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融合思政元素,聚焦商法教育——《国际商法》课程思政汇报与交流

发表时间:2024-04-28 21:04 作者:朱畅 摄影: 来源:

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国际商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4月26日中午,国贸与金融系老师以《国际商法》课程思政为主题召开课程建设交流会议,由朱畅老师分享《国际商法》课程思政的建课情况。


朱畅老师着重介绍了《国际商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思路,首先思政元素挖掘上,主要从国家政策、贸易惯例以及法律法规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德法兼修的职业素质,比如在公司法部分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关注2024年的新公司法,让同学们在创业就业过程中能够正确选择自己的商业组织形式,培养法律素养。第二,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学知识点挖掘、应用反例、问题导向等方式,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国际商法》课程挖掘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诚实信用原则”、“契约精神”“公平正义”以及“消费者保护权益”等思政点,应用恒大集团、315晚会以及商业广告等反例,通过对方课堂方式,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使学生明白“法治”的重要性。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式、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学生资料查阅、微视频以及讨论融为一体,组织学生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活动,推荐优秀学生进入法院进行实习,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最后在教学评价中,通过学习通开展课程开始前、课程中期以及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国际商法》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意见,并不断进行教学改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研讨会上,程小芳老师、谭瑛老师以及李诚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强调了《国际商法》课程的重要性,《国际商法》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法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国际经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