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商学院师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学习会

发表时间:2025-04-23 11:51 作者:何啟 周佩文 摄影: 来源:商学院

4月23日上午,商学院在1-104教室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同步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本次启动仪式主会场设于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文化广场,数字经济管理协会组织百余名学生代表在教室通过直播全程学习,商学院团总支书记何啟、24级辅导员周佩文同步线上参与大赛学习会。活动以“传承红旗渠精神,谱写双创新篇章”为主题,通过“实地仪式+云端参与”的创新形式,引领青年学子感悟红色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为服务国家战略凝聚青春力量。

544D7

上午9时,全国启动仪式在红旗渠青年洞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巍巍太行山脚下,红旗渠水奔流不息,见证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教育部、大赛组委会相关领导出席主会场活动并致辞,强调新时代青年要深挖红色资源,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主会场通过视频展播、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等形式,生动再现了红旗渠建设者“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奋斗史诗。特邀红旗渠劳模后代现场讲述修渠故事,一句“石头再硬,硬不过人的意志”令线上线下学子热血沸腾。商学院分会场学生凝视直播画面,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2023级学生卢洋感慨:“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精神坐标。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以‘凿山引水’的韧劲攻克创新难关!”  

商学院师生通过直播与主会场同步进行宣誓仪式。“我志愿传承红色基因,以创新实践服务社会,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铿锵誓言在教室回荡。希望同学们以‘立足国情、扎根大地’为准则,将论文写在乡村振兴一线,用科技为社会发展赋能。”

4FCA8

学习会上,主会场专家围绕2025年大赛“红色筑梦”赛道的新要求展开解读,强调项目需聚焦“红色文化创新传承、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方向,突出实践成果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分会场同步播放了往届金奖案例《红旗渠精神数字孪生系统》视频,展示如何通过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重现修渠壮举,让红色教育“触手可及”。  

为深化学习实效,分会场设置“红色精神与双创融合”主题研讨环节。商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团结合红旗渠精神,引导学生从社会痛点中寻找创新切口。2024级学生团队提出“智慧农业+红色文旅”项目构想,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老区农产品供应链;另一组学生则设计“红旗渠精神VR研学平台”,试图以沉浸式体验激活青少年红色教育。导师从技术可行性、文化深度及可持续性等角度逐一指导,并建议团队暑期赴红旗渠实地调研。  

活动中,主会场与全国高校分会场开启“云端对话”。安阳当地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连线发布“乡村振兴需求清单”,涉及农产品滞销、传统工艺活化等现实问题;红旗渠干部学院专家则呼吁青年“用创新思维盘活红色资源”。

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文胜在总结中宣布,积极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优秀项目提供孵化支持。“希望同学们带着‘为何创新、为谁创新’的思考深入基层,以红旗渠建设者为榜样,用‘一锤一钎’的实干精神破解发展难题!”

据悉,商学院后续将开展红色根据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等系列调研活动,组织师生开展红色调研、项目路演及资源对接。参会学生深受鼓舞,2025级杨雨欣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启动仪式,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责任担当。我们将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让项目扎根大地、服务人民!”

此次线上线下联动的启动学习会,既是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亦是双创实践的动员号角。商学院师生将以大赛为契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锻造创新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青春动能。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