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大数据与电商系2026届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在1教101教室召开。大会由系主任蔡葵主持,系全体教师与2026届毕业生共同参与,旨在明确毕业论文全流程要求、梳理时间节点,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保驾护航。
会上,蔡葵主任首先介绍本届毕业论文工作的基本情况:2026届毕业学生涵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57人)、电子商务专业(58人)、电子商务专升本(69人),共计184人;配备33人指导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13人,全部为一本以上院校教授、副教授及博导/硕导,含7名教授、11名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54.5%,为论文指导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随后,蔡主任详细解读毕业论文全阶段时间安排,明确各节点任务:10月9日-10月31日完成备题与选题,11月1日-11月30日下达任务书并完成开题报告,12月1日-12月31日查询资料并撰写论文提纲,2026年1月1日-2月28日完成论文初稿,3月1日-3月31日进行论文修订,4月1日-4月19日由指导教师评阅定稿,4月20日-4月30日开展答辩;同时特别提醒,建议学生在2026年4月底最后15天提前返校,妥善安排事务以应对答辩。

在论文核心要求环节,蔡主任重点强调:一是论文需包含目录、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正文字数不少于12000字(1.3-1.5万字最佳),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且需含2篇外文文献;二是查重需通过论文检测系统,复制比<20%方可进入答辩,校级优秀论文需<15%,并明确复制比≤25%为一般重复、<30%为中度重复、≥30%为重度重复的界定标准;三是需在格子达系统按时上传开题报告、初稿、修订稿、最终定稿,且完成至少12次与指导教师的沟通记录,每次记录不少于200字,建议附照片或聊天截图。
针对学术不端问题,蔡主任严肃列出学位论文作假情形,包括买卖、代写论文,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等,并明确处理办法:学生出现作假情形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已获学位者撤销学位,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籍;教职工参与作假将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诚信底线。

大会最后进入互动答疑环节,学生们围绕选题方向、参考文献查找、格子达系统操作、答辩准备细节等问题踊跃提问。蔡葵主任结合专业特点与往届经验,逐一耐心解答,同时鼓励学生遇到疑问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系部也将全程提供支持。
此次动员大会清晰梳理了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与规范,消除了学生对毕业环节的困惑,为大数据与电商系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