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号恰逢传统佳节重阳节,青年传媒集团的记者走进了行政楼四楼国际贸易教研室,采访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得主朱畅老师。今天原本休息的朱老师特地从家里赶过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一条牛仔裤,白色休闲外套,配着一条俏皮的金属挂饰,朱老师像大学生一样随性而可爱的打扮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采访的距离。

朱畅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系,2007年进入华夏学院之后成为国贸班的任课老师。2009-2010学年度主要为国贸专科班学生讲授《国际商法》课程,同时还担任国贸1071、1072班的班主任。朱畅老师的精彩讲课在同学们中早有口碑,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
在谈及获奖感受时,朱老师淡淡地说:“我当时觉得蛮意外的,因为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时没有奔这个奖去,很多老师平时讲得也很好,我只是当时发挥得比较好。”
这是谦虚话。事实上,朱畅老师对待每一堂课都很认真。每次上课前她都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课堂上声音洪亮,轻松自如,讲台上的朱老师焕发昂扬的激情与师者的魅力。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法律修养不够深厚,朱老师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融会贯通。她首先会提出一个法律问题,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做出判断,再运用逻辑思维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解答,和之前的结论做比较。对于一些基础理论性的知识点,朱老师把握主次,在她的备课本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标注和彩笔勾画的重点。
朱老师在课上很少点名,但是她经常在教室里转,看看学生的课本带了没有,不听讲的学生在下面睡觉还是看小说,经常和同学调侃,时间长了,很多同学潜移默化。在教育学生方面,性格开朗、平易近人的朱老师坚持引导、重视、尊重个性的原则,“与其强迫他们听课,还不如重视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合理的引导,认真的和他们沟通交流,大家都是八零后。”由于主要是带国贸专业的课程,刚开始朱老师担心学生会“审美疲劳”,后来课堂气氛慢慢地被带出来了。她还经常会收到匿名的问候短信,说到这一点,朱老师难抑心中的激动。国贸本科班的学生也说:“朱老师可以说是经管系和学生见面次数最多的班主任老师。”
课下,朱老师也在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平时研读经济类图书,学法律的她将法律基础和经济基础相结合,使自己在经管系的教学更加自如。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时,朱老师也经常向系里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系里面的培训,她的学习资料里面都是用各种颜色的笔圈注的重点。
在采访的最后,朱老师也给了大家一些建议:“现在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学习缺乏目标,每个同学应该有自己人生的一个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怎样做得最好,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朱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给出了指导:“希望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这对于法律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文/青年传媒集团首席记者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