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综合鉴赏能力,近期商学院22级各团支部举行了读书分享会。由吕凯老师、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学长班主任带领下共同进行。

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而读书分享会就是通过读书活动,在校园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去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推进同学们的文化道德素质发展。
在活动期间,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对书籍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分享书籍的同学介绍近期阅读的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故事道理,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以及分享书籍传播文化的方式。在进行分享后,吕凯老师还针对他们的体会感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更多的思考,对书中的内容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吕凯老师强调,读书对我们获得不同角度的想法很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要以多元的角度看周围事物。这样循环往复的阅读,会逐渐培养起多层次,多角度地看问题。同时能够摆脱固定不变的视角,获得有深度,有广度的视角。读书可以积累知识,但如果不会整合、不会思考,那么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种人只能称为“有知识”而不是“有深度的人”。“有深度的人”的涵养会体现于他的人格与人生态度上。读书可以增加知识,可以促进思考,可以升华人格。读书也是一种体验,当我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书中来阅读时,我们会沉浸于情节之中,会获得与书中人物、与写书作者跨时空对话的神奇体验。多读书,多积累,便会懂得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会逐渐洞察这个世界的规律,这便是智慧。当拥有了智慧,就是真正的强大。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寻新大陆,如征新土壤。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多读书并非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为了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思考。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但是它们仍是潜在在我们的脑海里面的。或许是在气质上、在胸襟上、在谈吐上、在生活中,亦或是在某天清晨听见鸟儿清啼发出的一声喟叹......泰戈尔曾说过:“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鸟确实飞过。”这也许就是读书对于我们意义最简单的概括吧。

此次读书分享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能激励同学们阅读书籍,也能成为同学们之间沟通交流的一个绝佳桥梁。让文字与书籍替代我们的眼眸与脚步,看眼眸眺望不到的远方,走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