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课程思政】聚焦社会主义优越性,弘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西方经济学》思政课堂写真

发表时间:2023-04-26 17:43 作者:国贸易金融系 毛在丽 摄影: 来源:商学院

2023年4月的一天,朱金生教授在给商务英语专业21级的学生讲授西方经济学。

朱教授很重视课堂的教育功能,将思政内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在对微观经济学进行总结的时候,朱教授强调,只要存在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就有存在价值,因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机制),跟特定的社会制度性质与形态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要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经济学,既吸取其中的科学因素,又了解其西方资产阶级属性及由此带来的片面性、局限性。

1682502257106977.png

朱教授在课堂上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及其被30年来的国际实践所证明的失败,引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追求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换和消费都受该目的支配,导致严重贫富两级分化,引发各种矛盾、冲突,会表现为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失业乃至经济危机。最新的表现即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失败,这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对资本的调节和控制。为了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朱教授发起了讨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同学们阅读相关文章,观看相关视频,谈谈美国特朗普民粹主义政府为什么会上台,再结合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批判,从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还让学生们从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来谈谈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包括市场原教旨主义(即神化市场机制)和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分配上严重两极分化,并在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学生们在课堂上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对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了更多的信心和认同。朱教授也凭借其儒雅的教学风范、丰富的教学手段营造出热烈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要以辩证的眼光来学习西方经济学,达到了课堂思政的目的。

接着朱教授开始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讲授。他先是向学生们讲解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定义的与核算原则,然后引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在这里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习主席的重要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强调。学生感受到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朱教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讲与讨论都很投入与专注,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国家的方针政策。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