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活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团活动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循迹·糕香” 实践队调研:探寻非遗糕点融入新世代之路

发表时间:2025-07-09 20:18 作者:牛天泽 张宇 龚锦睿 摄影: 来源:商学院

一枚印刻着岁月纹理的糕饼,承载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段沉甸甸的文明记忆。为找寻这个答案,循迹·糕香实践队队员张宇和龚锦睿于7月5日在武汉市江汉路吉庆街,围绕非遗糕点如何在当代传承发展展开实地调研。

2391D

该实践队由多专业大学生组成,旨在了解当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非遗糕点的接纳度与发展路径聚焦 “当代消费者如何接纳、理解并拥抱非遗糕点” 这一核心命题。团队成员表示,他们渴望通过此次调研,聆听时代的声音,丈量传统与现代味觉间的真实距离。

为获取一手资料,实践队队长张宇与队员龚锦睿深入江城腹地,探访百年老号 “曹祥泰”。通过细致观察消费者的-举一动,并与制糕师傅、店员、顾客展开深度对话,解码非遗糕点在当代的生命力与挑战。

调研揭示,传统技艺造就的独特风味魅力不减,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食客。然而,面对快速变化的消费习惯与年轻口味,这些“舌尖上的非遗”也亟需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舌尖上的非遗不应只是一个名词,而应真正融入日常烟火。

队长张宇深感,每一块糕点都是技艺与文化的结晶。他们发出青春倡议:生产者需以匠心拥抱巧思,让老味道焕发新魅力;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妨放慢脚步,通过舌尖与历史对话,让每一次品尝成为对传统的支持。

此次调研成员张宇和龚锦睿表示,让非遗糕点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是其焕发持久活力的关键。他们希望此次调研能为非遗糕点的创新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此次实践让调研成员们深刻感悟:指尖触摸的不只是糕点,更是历史的温度与匠心的坚守。作为青年一代,深感自身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守护非遗,不仅需要敬畏之心,更需以青春的视角发掘其时代价值,将创新灵感融入古老技艺,用传播热情点燃文化认同,让这份“舌尖上的遗产”真正成为当代生活可感可知的文化自信。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