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活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团活动 > 正文

革命精神永相传

发表时间:2019-08-20 17:22 作者:熊佳丽 摄影: 来源:商学院

为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20日下午,我参观了荆门烈士陵园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刻缅怀革命烈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相传!

荆门烈士陵园包括几大主体: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烈士名录墙、名人陵园等。在陵园内,我认真阅读陵园内各个碑体上的文字,从碑上荆门市人民政府对革命烈士致以的崇高敬意,到名录墙上刻写的每个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姓名,再到陵园中烈士的光辉事迹……无一不彰显着英魂虽逝,精神永存。

IMG_20190819_123101_副本.jpg

在荆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革命烈士。以“中华著名烈士”季雨霖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毅然摒弃“科举”道路,投笔从戎,于1906年在武汉建立了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日知会。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为武昌起义的骨干,为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作出了贡献,并有力地配合与声援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新四军第五师在荆门留下了光辉的革命战斗足迹。荆门军民面对烧杀掳虐,面对炮火硝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宁死不当亡国奴,团结抗战,创建了大洪山、北山、南山、荆南、天京潜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并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了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抗击了驻扎荆门地区的两个师团的日军,写下了荆门抗战史上的壮丽诗篇。

IMG_20190819_122331_副本.jpg

烈士们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豪情,实现和平、独立、繁荣的理想,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信念,都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在新时期,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传承革命精神,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