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了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本学期在讲授“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思考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策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通过讲授物流运输企业组织货物运输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业务流程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运输操作能力及运输管理能力,旨在为物流企业或生产企业的运输部门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的业务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该专业课程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再设计,实现了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开发完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如:学习通和雨课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纳入教学资源包,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看到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物流等的快速发展,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紧迫感。其次,灵活使用积极教学法,推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思政教育,都在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课,转变为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阐述,全面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物流运输管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态方面进行了调整,首先是将基于工作任务及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整合,如以一个典型运输企业实际业务为例,基于运输企业工作过程,将专业知识体系进行内容整合。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的要求,以案例导入或问题导入方式设定学习任务,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讲授,各小组形成小组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小组成员点评本小组报告,小组间相互点评,教师进行点评,并就相关知识进行总结。灵活使用积极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育人效果。
总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院校还是教师,都要转变理念,不断摸索,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组织改革等多方面寻找突破,提升思政教育教学基本功,推动专业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