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商学院】创新教学方式 启迪筹划智慧 ——《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9-11-04 21:40 作者:财务管理系 陈雪梅 摄影: 来源:商学院

《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课程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税法为开课前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我院陈雪梅老师在任教的《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课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复杂的筹划过程形象化、可视化和直观化,一方面便于学生掌握筹划的思维,另一方面启迪学生纳税筹划的智慧。

1.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知识结构和脉络

陈老师每次上课前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本讲主要内容,每讲结束后会用思维导图概括复习本讲要点。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碎化、片面化的知识点串起来,实现知识结构和脉络的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1_副本.jpg 

2.利用流程图将案例筹划思路和过程清晰化

税收筹划案例材料一般都较长,筹划过程较复杂,筹划思路和过程必须遵循合法合规、周密严谨、个别筹划兼顾整体税负等原则。而学生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材料,就无心看下去,更别提深入研究筹划思路。针对这一问题,陈老师将复杂的案例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清晰直观的看出筹划前的情况、筹划的思路及筹划后的税负,从而做出正确的筹划决策。

 2_副本.jpg

3.利用学习通APP增加学生互动的参与性

陈老师将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案、PPT和思维导图等教学资料放在学习通平台,供大家免费学习。作业也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和完成,既方便学生以多种形式提交作业,也便于老师利用零碎时间在手机客户端批改作业。同时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小组成果展示的互评打分,增加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4.增加小组纳税筹划案例成果展示与分享

陈老师将财管1171-2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专题,研究一个案例,成果展示遵循“相关税收政策比较介绍找出筹划突破口,筹划前的税负现状,筹划思路或方法,筹划后的税负,筹划结果对比分析,筹划的要点总结及筹划中的风险把控”流程。小组展示完毕,依次进行其他小组成员打分、任课教师打分和组内成员之间互评。

 3_副本.jpg

5.利用纳税实务操作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本次课程设置8个实验学时,在实验环节安排学生根据业务材料判断涉及的增值税发票类型,要求学生实际动手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根据业务材料依次填写对应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及附表,填写对应的企业所得税主表及附表,完成企业的报税流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逐一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实验分数。

 4_副本.jpg

此外,该课程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特点,根据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筹划,即将课程划分为筹资过程的筹划、投资过程的筹划、营运过程的筹划和利润分配的筹划,并结合实务引入并购重组的筹划和转让定价筹划,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务。

实务中税收的普遍性和企业管理的日趋完善,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纳税筹划,正如富兰克林所言,人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纳税。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对企业而言,节税一美元比盈利一美元更重要,因为盈利一美元还要纳税。企业的客观需求决定《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是一门实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既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本次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又启迪学生的筹划智慧。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