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商学院】商学院召开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表时间:2019-10-12 09:10 作者:伍娜 摄影: 来源:未知

为了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商学院在综合楼819召开了建设一流专业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程艳霞院长,院总支部书记、行政副院长张平,副院长张建明、潘连柏,院长助理伍娜、胡丹,各系正副主任以及教学办、学工办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院长程艳霞教授主持会议并讲话。

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_副本.jpg

程艳霞教授指出专业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流人才培养需要一流专业支撑。学院希望各专业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开拓创新,打造经管一流专业。强调全院师生要有大局意识,专业老师要全身心投入,对照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落实。某些专业存在招生困难,要有危机意识,要主动出击进行专业改革,走出去进行调研,分析原因,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张建明院长就程艳霞院长的指示,进行了以下工作部署:国贸、经济与金融、会计专业、电子商务四个专业分别是学校的品牌专业、一流专业及综合试点改革专业,有前期建设积累,应对标省级一流专业指标提出建设规划方案,夯实基础,为未来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做好积极准备;招生不理想的几个专业应从分析专业生命周期、市场状况、社会对本专业的评价,总结本专业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一年在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中的建设目标、主要措施及实施办法,一定要明确时间、责任人、抓好落实。管理类专业群做好大类招生的前期调研、招生规划与实施方案,时机成熟就可以在后几年推行。

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潘连柏副院长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的部署,宣读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纲要》。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争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在师德上是一座丰碑,努力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与尊敬,实现作为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2.建设一流课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课程建设模式,打造出高层次高水平的“金课”。商学院着力建设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等四类一流课程。3. 一流教材建设,每个专业集中力量,三年内主编一部有多所高校选用(5所以上)的融入慕课、微课等教学内容的应用型高水平立体教材。通过一流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科研能力。4.积极开设新课,实行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建设一批综合性、问题导向、应用性强的新型课程。消除内容陈旧、可有可无的专业课程。5.申报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是教师或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取得教学成绩的重要体现。商学院各专业(实验中心)积极准备申报成果,在2020年学校评定教学成果奖时,每个专业(实验中心)至少获得一项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商学院获得1-3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6.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在日常教学中,商学院教师要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实现用信息技术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学生获得感。

程艳霞院长最后总结: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专业建设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接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让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在教研室例会活动中充分积聚各位老师的智慧,落实具体方案和措施,全面提升商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据悉,学院后续将会召开相关会议,就落实具体的改革方案措施作进一步探讨。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