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十年一剑,历经7年建设与发展的财务管理专业已是锋芒初现,其形朗朗。招生规模稳定增长,专业认可度与辨识率逐年提升,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2015年71.4%的协议签约率更是位列全院第二,在经管文类专业中拔得头筹。
在已经毕业的三届学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的2009级吴艳同学,考取国税系统公务员的2009级万美斯、许丹琦同学,考取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的2010级肖实丽同学,在“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中斩获全国三等奖的2010级付瀚轮同学以及在上海大公司风生水起的2011级张雁同学等。如此成绩,来源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务实严谨的办学理念。
一、完善的专业建设思路与治学方略
财务管理专业以”会计+财管+金融”大专业集群为背景,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职业能力”的办学理念,围绕“重点培育专业特色,积极促进专业融合与对接”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不断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以财务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商业语言,以管理学为工具和手段,满足职业能力需要”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二、初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经济主体对于财经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今天就业的压力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于大会计专业来讲,综合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成本管理会计的需求日益增多。
经过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走访与调研,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主要培养学生企业资金运作与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资金预测与预算、税收筹划以及会计核算等基本技能;毕业生能够供职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等领域中的财务管理、会计、证券投资、理财咨询等岗位。
在课程体系中,该专业重点突出核心职业能力,配套打造以《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评估》、《成本管理会计》、《税务实务与纳税筹划》、《EXCEL与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建设。

三、逐步完善的实践环节教学条件与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该专业积极利用厦门网中网会计核算平台以及税务申报平台功能完成会计核算以及税务业务的实践能力培养;利用与开发金蝶商业沙盘道具与财务模块功能完成资金运作与管理业务能力的培养;而 “企业经营分析与预测”软件的使用则能达成学生财务数据建模分析、资金预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从2013年到2015年,财务管理专业分别与武汉源中源财务咨询公司、武汉千仟笔会计咨询公司、武汉云盛会计咨询公司、华夏学院财务处四家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基地,从学生实习报告以及学生本人反应来看,运作效果良好。
四、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该专业目前拥有专职专任教师八名:其中博士学历3人,占比37.5%,硕士学历5人,占比63.%;年龄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25岁以上1人,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主研方向从财务战略、到公司理财、投资决策、财务分析与项目评估,从税务管理与筹划到成本控制、财务软件应用,基本覆盖了财务研究的全部热点与学术问题,研究方向布局较为合理;从双师型教师培养来看,有三位教师具备本专业企业从业经历,一位教师具备长期横向财务战略设计的实战经验,两位教师具备华夏学院财务处以及经管系实验中心顶岗实习经历;同时,有两名教师具备本专业企业业务中级会计师职称证,一名教师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基本具备。
五、学生创业创新平台逐步多元化
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各种学科竞赛。从大学生创业大赛到“互联网+”大赛以及税法知识辩论大赛,从2009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一直到2015级学生,成绩斐然,特别是财务管理2010级学生付瀚轮,与团队成员一起斩获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在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上,该专业还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及时将全国管理会计案例大赛的现场引进到经管系。可喜的是,主要由财务管理2013级学生组队的W-young队伍,已经成功入围全国管理会计案例大赛的半决赛。
宝剑锋从磨砺出,历经长久的积淀与蛰伏,财务管理专业将勇于面对挑战与机遇,化思想为实干,笑对未来。
【文/严碧容 编辑/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