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20日,商学院财会系王振秀老师和陈雪梅老师赴桂林深度参与“AI辅助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写作发表工作坊”。在这场汇聚学界大咖的研修活动中,教师们沉浸式吸收AI与科研融合的前沿理念,系统性掌握课题申报实战技巧,为财会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培训集结国内科研与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三场主题讲座层层递进、各有侧重,构建起完整的科研能力提升体系。武汉大学黄明东教授以“AI赋能科研项目全周期培育与高校申报策略”为核心,结合其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专家、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的丰富经验,深入剖析AI在文献调研、趋势预测、申报规划等全流程中的应用价值。他提出的“AI+科研培育”模式,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竞争对手优势与研究空白点,为教师精准定位申报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破解了传统科研中“选题难、规划散”的痛点。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校长梁君教授则以“AI人工智能时代科研课题选题创新策略与申报案例解析”为题,通过大量真实申报案例的复盘,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选题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性突破。在财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梁教授分享的“产业需求+AI分析”选题法,为教师搭建起“理论研究-行业实践”的衔接桥梁,其解析的多个成功案例为教师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思路。
云南大学祁志慧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在“AI赋能科研课题申报与申请书撰写技巧”讲座中带来实用指导。她结合国家级教学比赛的评审视角,详解AI在申报书框架搭建、逻辑优化、语言润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演示如何通过精准提示词训练AI生成规范且具深度的申报文本,同时强调需对AI生成内容进行真实性核查,坚守学术诚信底线。
三天的密集研修让财会系教师收获颇丰,教师们不仅系统掌握AI工具在文献综述自动化生成、数据分析可视化、申报书质量校验等方面的操作技巧,更形成“技术辅助+思维创新”的科研新认知。财会系陈老师表示:“黄教授的全周期培育理念与祁老师的撰写技巧相得益彰,现在能用AI快速梳理碳会计领域的研究脉络,申报书的逻辑严谨性也得到显著提升。”财会系王老师认为,梁教授的案例解析为财会研究对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提供新路径,为后续申报校企合作课题奠定基础。
此次培训的意义远超技能提升本身,更成为商学院财会系科研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AI技术重塑科研范式的当下,教师团队对“智能+财会”研究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为构建数字化时代学术研究新范式积蓄力量。这不仅助力教师个人突破科研瓶颈、实现职业成长,更将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互哺——将AI技术落地应用,整理专家课件形成共享资源库,组建跨年级科研互助小组,针对财会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开展AI辅助选题论证,将AI科研工具的应用经验融入数智会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术素养。同时,参训成果将加速财会系科研团队建设,为申报高级别课题、产出标志性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中展现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