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系认真贯彻落实“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把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立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近5年来,我系教师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院级课题44余项,横向课题3项;共出版教材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1篇,现已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教师科研意识
经济与管理系十分注重强化教师科研意识,统一科研工作对于本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将科研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强对科研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搭建交流平台、邀请专家讲座、科研骨干教师科研方法和技术交流专题会、教研室开展主题研讨会等方式,使老师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提升对专业前沿发展趋势的把握、科研信息收集、选题技巧、科研项目申报书撰写的逻辑性等方面的能力。
我系吴钟老师申报的《基于本体的O2O服务均衡推荐方法研究》课题,正式批准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4YJCZH165)。批准经费8万元,项目研究周期3年。该项目申报成功,实现了我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同时,经济与管理系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与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扩大专业视野。通过营造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讨论、学术研究之风,使教师自觉地把科学研究纳入自已的工作范围,实现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在去年,我系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16次,参会的教师达300多人次。其中参加校外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10次,参会的教师达20人次。
二、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科研团队建设
为改变目前大部分教师单枪匹马独自钻研,无研究方向的现状,我系以科研骨干为核心成员,在系内跨专业跨教研室组建系级科研创新团队,明确团队核心成员的职责及团队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我系成立了14个科研创新团队,其中“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团队”、“中小企业管理与实践创新团队”、“营销创新管理团队”等3支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为院级科研创新团队。通过科研团队的带动,形成各学科科研的独特优势与方向,在科研骨干的影响下,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通过整合力量,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专业特色与方向的科研成果,为申报更高级别的项目夯实基础。
在科研团队的引导下,科研团队成员形成合力,积极申报课题、发表研究方向论文。目前,我系教师蔡葵、王艳、陈俊颖、潘连柏、伍娜、杨帆、李琼成功申报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项目7项;张建明、王歆等教师成功申报湖北省教育规划项目8项;团队教师成功申报院级教科研项目44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11篇,其中被SCI检索2篇,EI检索5篇,ISTP检索32篇。
三、完善管理机制,提供良好科研制度保障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系成立了经济与管理系学术委员会,增设了一名科研能力强的专职老师担任系主任助理,形成了教科研副主任、系主任科研助理、教学办主任三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教科研的日常工作。根据我系科研管理的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经济与管理系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创建以专家和科研骨干为核心的系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实施方案》、《经济与管理系教师论文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使我系的科研工作有章可循,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管理水平,将科研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为了改变项目研究重申请、轻研究的现状,我系加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综合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以保证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验收及鉴定工作客观、公正、科学、有效,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

四、搭建研究平台,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为了顺应学院转型发展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管理研究和实践,我系申报成功了院级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与发展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与发展研究所,旨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业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瓶颈,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物流等职能管理的改进,未来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管理咨询与方案策划,同时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高管和员工提供管理培训,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所搭建与企业之间联姻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目前我系成功完成了 “我是歌手策划案”、“尚拓国际有限公司营销战略规划”、“武汉地区“阳光巴厘”产品市场调研”等企业横向项目。其中,张舫、严碧荣、朱畅等老师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做管理培训讲座共计10余次。

扬帆跨越正当时,借我院转型发展之春风,经济与管理系将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着力构建人才、平台、项目、成果良性发展机制,一路昂首前行,不断突破,形成较强的综合科研能力。
(文/工商管理教研室 伍娜 编/印象传媒 王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