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校园网记者走进外语系,与系主任刘沛教授、系总支书记兼副主任肖凤华副教授一起就外语系转型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未雨缪谋 为转型发展做好准备
刘沛表示,在学院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外语系的转型发展工作势在必行,早在2010年,外语系已经在为转型发展工作做准备。
建校初,外语系的人才培训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均延续母体学院的传统,设置四个专业方向。从2010年起,外语系对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将所有专业转变为应用型专业,包括商务英语和英语教育专业方向,并从去年起增设英日双语方向专业,以及计划今年9月新增的英法双语方向。

与省内其他同类高等院校相比,我院外语系具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外语系学子专业基础扎实,学风好,专业四级通过率比全国通过率平均高10个百分点,比同类院校通过率平均高20个百分点;专业八级通过率比全国通过率平均高5个百分点,比同类院校通过率平均高12个百分点。其次,专业方向实用性强,毕业生就业率高。此外,我院也是为数不多的开设双语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实习过程中,社会对我院实习生的反馈也是同等院校当中最好的。
强化实习实践 为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刘沛表示,外语系的实习实践环节比例在教学课程中占到30%,近年来,外语系一直将提升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作为重点工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2015年外语系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习实践环节比重将达到32.1%左右。
外语系的专业实习主要是集中实习,在第四学年开学进行。目前对口15个实习基地,包括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公司外企等。从2010年起,外语系已经连续五年与惠普企业服务交付(武汉)有限公司、武汉澳华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冶实验高中、大冶第六中学、金宝贝幼儿培训机构、武汉睿德英语培训学校等实习基地单位合作完成4-6周的专业实习。其中惠普、大冶中学、金宝贝幼儿培训机构、武汉睿德英语培训学校均为扎实的生产实习,传神公司主要是实习平台模拟实习。

同时,在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及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语系实验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已建成4个英语专业专用语言实验室,5个机房,设备完好率在98 %以上,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十二五”开年2011年已建成同声传译训练室1个,属于独立学院高端实验室配置。
据肖凤华副教授介绍,外语系在跨境电商和翻译项目管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于转型发展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2013年在外语系师生共同努力下,“华夏译坊”建成,接受校内外语言服务业务。目前已有加盟教师15名,学生35名,有工作管理制度及定期招新机制。学生在此实习实践平台上获得了锻炼自我和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对外已完成数项翻译业务,反馈良好。
深化校企合作 为转型发展开疆拓土
刘沛表示,外语系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今后将更注重于在提高专业对口率上下功夫,使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
外语系历来重视校企合作,与外企公司发展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主动开发并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例如,在与惠普公司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外语系邀请公司的培训师来系里为学生授课,成为专业学习课程的一部分,授课内容为企业文化、企业工作要求等等贴近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践知识,课程通常从大三或大四开始,一个学期32个课时。另一方面,系里老师也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惠普公司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知识。

2012年起,外语系定期安排传神、惠普高层管理专家到学院做专题讲座,把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传达给学生。
2013年,外语系开展了与惠普公司合作的《惠普GBS武汉运营中心企业培训技能》项目,充分发挥外语系资深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优势,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培训技能,打造属于外语系自己的优秀培训师。
2013年,外语系获得并顺利实施《企业技能提升课程开发编译翻译项目管理》与《食品医药网英文版网页建设与运营》项目,展开与武汉传神公司的深度合作。同年引进传神专业译员走入笔译工作坊课堂,补充教授最先进的CAT翻译软件应用技术。
今后,外语系将继续深化与外企的合作,实现学科链和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如今,境外就业已成为外语系的主推项目,外语系已有两名学子顺利到澳门工作。境外就业为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
在关于被广泛关注的外语人才市场日趋饱和、外语专业就业率下降问题上,刘沛表示,只要专业办得对路,应用性强,学生一定是受欢迎的。
注重师资队伍培养 为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从数量职称角度看,外语系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45人,外籍教师4人。教师来自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大学、广西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14所大学,学缘结构较合理,具有副高职称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5人。

专任教师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占30%;参与集中实践教学指导经的教师有18名,占全体教师的60%;从2012年起,外语系聘请的优秀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21人次,聘请2名传神译员任课程教师;安排多位教师到企业参观、听讲座;1位教师短期到企业授课,开展企业培训;1位教师长期兼职传神口译员等。
外语系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支持教师的成长:一是对于去国外留学进修的教师,通过课时认定、工资发放等方式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二是鼓励教师们参与大型专业比赛,例如在省教育厅主办的教师大赛中,外语系教师与全省各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三是鼓励教师们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四是积极安排教师们参与多类国内培训,学习先进知识,掌握相关的新的专业技术,例如随着数字媒体时代产生的微课、翻转课堂等等。
细化和深化教学管理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在把握学院转型发展的总体思想和大方向上,外语系在落实过程中细化具体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专业方向设置方面,在充分进行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设英法双语专业方向,贴近社会需求,重视培养外语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商务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上,外语系继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提升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和质量。一是开设情景课堂,针对学生就业需求设置面试培训课程,教授学生面试技巧,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与交际能力。二是开设新的应用型课程,例如外语系在教授公共课大学英语时,在保持传统教学的优势上,突出文化熏陶,传递人文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学生需求设置教学环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此外,外语系采用各种方式支持学子深造,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针对全院学生为有意出国的学生开设雅思培训课程等。
(文/李甜 图/张培杰 编辑/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