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园网记者走进人文与艺术系,与系主任路由、常务副主任李娇,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汪丹、传播学教研室主任夏莉霞一起探讨了关于人文系转型发展的思考。
转型发展对人文系是当务之急
人文与艺术系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编辑出版、网络与新媒体七个本科专业。路由表示,在转型发展的路上,人文系各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这些专业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较好的市场前景,相对于其它系而言,人文系更容易开展转型发展工作。因此转型发展对于人文系来讲是必需的,也是迫切的。
人文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操作技能基础上能突破前人模式,具有独创思维和创造能力,有较好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更新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熟悉文化产业链,能分别从事文化产品的设计、策划、制作、推广和营销,做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路由强调,转型必须将人文系专业方向更加细致化、鲜明化,把产品做“精”,根据市场需求定位,根据专业特性和对口方向引进资源,配合师资特点开展校企合作和交流。
打造专业特色为转型发展铺路
人文系相关专业的特性,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新媒体、数字设计和数字制造等现代科技,又要具备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人文系历来注重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从课堂到基地和企业的系统、综合实践技能训练。

路由表示,人文系在转型过程中,要调整现有较泛的课程,根据专业特色来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把行业要求的专业知识融入进去。比如,在基础素描课程方面,可以减少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人物素描训练,加强对产品素描的练习,增加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的学习训练时间。在专业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打造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把专业“做精做细”,如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如在家具设计、汽车设计、小型电子产品设计方面等做精、做出特色,提高竞争力,打造品牌。
创新实践课程打造品牌
人文系目前具有较完备的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中心现设立有6个专业实验室和2个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包括影像制作实验室、陶艺制作实验室等等,设备经费投入达到270.44万元;已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个,包括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州大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西递写生景区校外实训基地等等,在培养本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娇表示,人文系已具备较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基础,融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如与邦泽公司合作办公文具用品设计制作,将专业设计竞赛引入校园和课堂;开展“邦泽杯”竞赛,促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再如与武汉东琅公司开展的景泰蓝文化艺术品设计、制作与营销合作,在设计中添加传统工艺,特色鲜明,富有影响力。
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文系正筹备结合各个专业特色,共同建设“1957设计中心”,下设五个工作室,既与母体学校挂钩,又与企业加强横向合作,进一步打造专业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结合专业建设发展经验,人文系计划加强创新课程实践转型,大胆创新,实行跨专业合作,通过强化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尝试。例如,在本学期学生专业作品画展活动中首次尝试市场估价,模拟市场实际情况,让学生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根据湖北省地方经济特色及学生就业宽口径的需要在艺术设计上进行强化,根据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灵活组合特色课程群。

汪丹表示,人文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也正积极探索各种课程改革,如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将一些课堂授课搬到教室以外,拟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如手机设计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开设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工艺课等,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主动性,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夏莉霞也表示,人文系还将计划与学院宣传处合作开设新媒体工作室,充分整合院内优质资源,打造全新的院内学生实践基地。
转型发展呼吁相关政策支持
人文系一向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力量方面,现有硕士以上专业教师6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含70%兼职5人),博士15名(含在读5人);申报建设了设计艺术学专业教学团队,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特别是加强第二、第三梯队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为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人文系还建立了青年教师锻炼提高制度,鼓励青年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及教学法研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该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现有15位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60%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合作。

路由表示,人文系已具备较好的转型发展基础,具体工作的展开还需要学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如加强校企合作时,如何引进企业人员授课,提高企业人员进高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辟道路。

在“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环节上,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以及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师职称评定方式也需进一步明确。针对人文系学科专业的特点,路由建议可参考如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的评价体系,同时加快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教师作品产品成果以及校内基地里的训练成果也纳入称职技能的评定价系统,增强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和锻炼。

路由表示,人文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较之理工类专业更容易落实,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为企业提供更新的创意设计,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但由于教师课时、工作量认定、实习经费等方面的局限,也迫切需要学院出台具体政策,提供方案和支持。
(文/李甜 图/张培杰 编辑/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