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华夏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校内网

发展动态

    发展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动态 - 正文

    【转型发展·实验室建设新篇】化学与制药工程系:规范管理,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信息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5-12-25

    近日,宣传中心走进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中心,亲临了一场化学实验课:学生们谨慎地加热化学药剂,20分钟后药剂由紫红瞬间变为棕色,沸水浴热5分钟后青色物质产生……“在反应加热过程中尤其控制好温度,在抽滤产物时一定要趁热开始,制备产物已二酸一般只有理论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操作不当更低甚至没有,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规范操作。”实验课老师李丽娜叮嘱学生到。课后,制药1141班学生向祝林告诉记者,实验课老师每次课都会强调实验规范操作事项,指正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要领。

    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室中心主任王仲介绍,化学与制药工程系下设的制药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物制药专业都是多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的工程技术专业,均是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中心为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入已达400多万元。中心下设5大实验教学平台,包括10个实验室。全年面向学生开设15门实验课程共计170个实验项目。全系所有理论课教师均参与相应的实验课教学。

    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中心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借助学院转型转社的契机,不断探索实验中心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之路,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化学与制药工程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实验管理,2015年上半年,实验中心在全体老师共同的努力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文化建设,实行全部“制度上墙”:一楼大厅增设带有LED灯的“中心简介”,各实验室门口的实验室介绍牌让实验室功能一目了然,图文并茂的实验室设备图在洁白的长廊墙壁上清晰展示。经过此番“文化建设”后,实验中心脱掉了一片白墙的“落后面貌”,华丽转身为布局完整、样式统一、内容充实的实验中心文化墙,正式拉开了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中心制度建设的序幕。

    按照学院转型转设的要求,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实验室中心相继出台一系列系级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其中最大亮点在于制定《实验室开放制度》。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中心主任王仲告诉记者,学院的实验室多为教学使用,开放管理对于实验中心是个不小的挑战。由于专业实践操作性强,无论是学生科技竞赛还是教师科研活动,对实验室开放的需求都很迫切。中心结合近几年的毕业论文环节和教师学生的科研活动,制定出一套详细并且适用于学院现有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实验室开放制度》。这是我院实验室教学管理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药品尤其是危险化学品一直是化药系实验中心管理的重点环节。由于执行了严格认真的管理方案,这个本该让人最头疼的“硬骨头”却成为中心管理的亮点。随后 ,中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常用药品及危化品管理制度。近似于苛刻的药品订购、入库、出库、使用、分类存放、日常检查登记及保存流程保证了药品在流通环节无失误。

    随着学院转型发展的深入,今年暑假期间,化学与制药工程系依据专业建设需求,创新性地引入化工与制药专业集群生产实训综合模拟平台。该生产实训平台包括青霉素等6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涉及化工与制药专业4个素材库,将真实工厂、真实生产过程搬到实验室、搬到教学课堂。

    正在上课的高小红老师给记者展示了规范化的药物制剂3D虚拟现实生产实习仿真软件和通用化工厂3D虚拟现实生产实习仿真软件。该软件采用3D虚拟现实技术对工厂的生产装置、过程进行模拟,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身临其境,对厂区的布置,设备的形体、方位认识形象逼真。老师指出,通过实训,学生不仅能对整个厂区进行全面布局操作,熟悉生产流程,同时能深入到每个设备、每一个阀门,以此加深对已学课程的熟悉巩固,更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发展关系。高小红老师强调,生产中发生故障或者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一般安全应急所需掌握的设备等,包括安全预案所涉及的消防水炮、灭火器、警示牌等,这些训练在现有的课堂、实验室和一般下厂实习很难做到。此次引入的仿真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大型的制药及化工企业无法安排学生深入到现场实习的问题。生产实训综合仿真模拟平台将成为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工具,也是化工与制药专业集群转型和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据了解,目前仿真软件的使用已经课程化,化学与制药工程系12级所有专业已经开课运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反馈情况良好,实践效果满意。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可提前熟悉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学生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访结束时,化学与制药工程系系主任程弘夏总结到,中心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水平一直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此次学院的转型发展让实验室软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中心现在的任务就是立足实验教学的改革,力争每个实验课都包括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将实验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为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提供有力保证,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 文/李艳萍 图/张培杰 编辑/张慧 )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党政办电话:027-81695555

    招生专线:027-81695660   027-87921666

    就业电话: 027-81695564   027-81695562

    信访电话:027-81697375

    版权所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鄂ICP备1101554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46号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