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应《教育部社科司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通知》要求,3月9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次课程的主讲专家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
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我校各学院书记、辅导员深入直播课堂与学生一同积极观看学习。随后,有针对、有方向地引领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本次“思政大课”,积极组织学生在线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不畏困难、拼搏顽强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励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运祥表示,此次“思政大课”组织形式新颖,受益面广,授课教师采用的素材精准,逻辑性强,论证有力。上课过程中,教授们很好地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的优越性;读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灾难是最好的课堂和教科书,引导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树立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毕泗庆表示:“作为大学辅导员,看完《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之后深有感触,我将时刻坚守辅导员岗位,积极传达教育厅、学校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等工作部署与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听了冯秀军教授的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主题,在防控疫情期间,智能制造学院诸多学子穿上红马甲,带上红袖章与检查点工作人员一起值班、站岗,守护大家共有的‘家园’,这正是当下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在我们的祖国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有的勇敢无畏,冲锋在在抗疫第一线,有的倾其所有,捐赠的医疗物品,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冠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计算机1181的李一凡感慨道。
广告1191詹建经谈道:“看完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我感觉我们虽然不能‘亲临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不负民族寄予我们的希望,希望我们能早日重返校园。”




我校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积极引导我校师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