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华夏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校内网

华夏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华夏新闻 - 正文

【喜看十年巨变】我院科研快速健康发展成果丰硕

信息来源:科研办 作者:科研办 摄影: 编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4-05-28

科研办十年以来坚持“科研育人”的理念,围绕“科研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院发展服务”的定位,充分发挥科研在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在协同创新、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丰硕成果。

政策引导制度创新 科研项目取得较大突破

针对我院的情况,学院出台扶持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从教学研究入手,保障院内科研基金,逐步扩大到面向中小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以及面向省市级的各类纵向项目,开创了一条适合于独立学院实际的科研发展之路。

为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科研办在科研制度建设、机制体制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激励奖励、科研考核办法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奖励暂行办法》、《学术论文资助办法》、《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极大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3年5月,我院人文与艺术系青年教师汪丹主持的“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人性化设计研究”项目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这是我院第一个教育部课题项目,获资助经费16万余元。

我院纵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横向项目也取得快速增长。据统计,近二年来,我院取得1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自然科学技术项目、9项省级人文社科项目;院内科研基金项目总数达85项;横向项目2012年共签订项目合同9项,科研总经费达46万元;2013年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5项,总经费达108万元;科研项目发展呈现快速健康势头。

科研团队茁壮成长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我院先后成立了邦泽科研所、通信新技术研究所、土木建筑设计研究所、人文艺术系科研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组建科研创新团队30多个;一批年青科研团队和骨干如人文艺术系汪丹团队、李珂团队、经管系电子商务团队、机电系PI团队、化药系程弘夏团队、土木系潘梽橼团队等茁壮成长。

电子商务团队由经管系电子商务教研室8位专职教师组成,学历高、科研创新能力突出。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发表SSCI期刊2篇,EI源刊4篇,中文北大核心2篇,EI会议论文3篇等;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指导学生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校教师获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共43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6项(包括1项国家级课题),横向科研课题24项,院内科研基金课题85项;2008-2013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24篇(仅2013年发表21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9余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73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45册;获国家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82项;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65项。特别是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化学与制药工程系系主任程弘夏副教授,近几年主持省级项目《Taqman探针联合ARMS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多重耐药结核病基因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参加国家“十二五”科研专项《30味中药饮片分级及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主编出版《现代仪器分析》、《制药专业综合实验》、《分析化学》教材,公开发表SCI等学术论文20余篇。人文与艺术系青年教师李娇,近年来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主持院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院级精品课程2项,发表核心及权威论文16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0本。参加省级竞赛获得1金1银2铜的成绩,同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连续两年获得院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

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近日,第三届“邦泽杯”创新设计大赛在学院人文与艺术系隆重启动,标志着我院与邦泽公司为代表的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据了解,我院与东莞邦泽公司合作4年来,硕果累累,学院与企业共创辉煌。双方共签订横向合作项目9个,项目总金额达到50余万元。我院人文与艺术系工业设计专业1091班陈莹同学设计的电动铅笔刨艺术外观设计作品获第一届“邦泽杯”创新设计大赛得金奖,目前该作品已经量产,并在淘宝网上开始销售,真正使得同学们的作品变成公司在市场上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多项设计作品已到实际生产阶段,并将在近期投放市场。

经济与管理系创建了企业模拟实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同时与中百集团、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东风汽车等4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就业科研基地。

据统计,我院校企合作单位总数达160多家,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我院每年专门设立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培养学生自己做科研,并将科研成果申报湖北省优秀成果奖,其孵化路径为做课题——发论文——申报成果奖(或者转化为创业大赛计划书)。学生做科研不仅提高了能力,而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据统计,我院共资助大学生校内科研立项146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397人次,获奖名次逐年提升,资助学生发表论文121篇,学生获得专利161项。

(文/科研办 图/张培杰 编辑/徐康)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党政办电话:027-81695555

招生专线:027-81695660   027-87921666

就业电话: 027-81695564   027-81695562

信访电话:027-81697375

版权所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鄂ICP备1101554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46号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