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华夏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校内网

华夏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华夏新闻 - 正文

【喜看十年巨变】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渐成特色 办学声誉深受社会好

信息来源:宣传中心 作者:林一 摄影: 编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4-05-28

一、讲好华夏故事 传播华夏声音

近几年来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并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展示了我院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刘普林,“全国优秀村官”许琦、全省“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周林峰、作品上央视的杨成佳、“设计之星”盛海波、“网络写手”管飞扬、翻译国际畅销书的“蹭听学子”姜胜利、同时收到8所外国著名大学的通知书的王冯骏子、“有才楼管” 陈梅清,“自强不息、品学兼优学生张娟、命运坎坷但内心坚韧的优秀学生张琛、拾8000元而不昧的校园“黑客”乔锐杰、并肩闯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化药工程系两学子、“校园发明家” 刘飞、组建考研团队顺利考上研究生机械四男生、同绽一寝室信息工程系三朵考研金花、夺得8个全国冠军、25个全省冠军的院拉丁舞蹈队、“拉丁王子赴美留学获高额奖学金”、“三本男生考进英国名校”等事件省内各媒体上集中刊发,创立“说唱英语”的莫亚萍、创作军训漫画的“小熊”等一批典型人物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批“张丽莉”式的年轻的教师,一批批感动华夏的“年度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都在校内外广为流传。

我院师生展现的良好精神风貌不仅仅是学院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需要大力的弘扬和传播。省委书记李鸿忠看到我院刘普林事迹时批示“加大宣传力度彰显核心价值”。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要求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正面宣传要够量、够全、够响、够力,着重在大局、大势、大事上泼墨发力,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我院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本质,唱响主旋律,倡导真善美。不断凝练办学特色,挖掘凡人善举,产生辐射效应,以强大的传播力释放华夏正能量,从而激发万名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力量。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我院多次在全国独立学院媒体关注度排名靠前,2010年我们更是历史性地跃居全国第10名。我院事迹近两年先后7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登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的头版。特别是光明日报报道开创了民办高校首登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先河。刘云山、李瑞环、陆昊、李鸿忠、张昌尔等领导同志先后对我院刘普林同学事迹进行了批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如何讲好华夏的故事,把充满华夏特色的校园文化奉献给社会大众,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课题。

二、弘扬华夏文化 凝聚华夏精神

“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实践创新、乐于奉献”是全体华夏人应该为之践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要把全体华夏人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华夏精神上来,需要大力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用文化来凝聚力量。

文化是一种影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制度是有形的、硬的,甚至是有点不讲人情的;文化是无形的,软的,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制度让人不得不做,文化让人自愿地的去做。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合力。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我们倡导的“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实践创新、乐于奉献”的华夏精神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展现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给师生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愉悦的、温馨的影响和体验。我们明确开展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工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师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工程、形象标识系统建设与品牌创建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工程、制度文化建设工程、校园环境美化工程、经典阅读工程等九大文化工程建设目标。

文化工程建设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上传播我们的理念,形成特色、品牌、共识。文化滋养心灵,文化凝聚力量,文化塑造品牌。

三、加强载体建设 推进文化育人

文化需要工程化、项目化来推进,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则需要载体来传播。我院全面整合校园媒体,构建网络、新媒体、广播、橱窗、展板、社会媒体等立体宣传网络,筹建华夏新闻传媒中心,打造信息共享和节目制作平台,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强化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高政策宣传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大力加强和繁荣繁荣网络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展新媒体建设。我院已经建设了覆盖全面的校园网站体系、微博体系,正在建设官方APP、微信等移动终端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及其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等手段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密切学院与师生的联系。湖北省教育厅公布2012年度湖北省学校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我院校园网被评为“湖北省高等教育系列优秀网站”。

学院投资建设了校史馆和艺术馆。校史馆陈列了我院历年来获得的重大荣誉奖状、奖牌、奖杯,记载了我院十年大事记和历史精彩时刻,丰富展现了我院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成果和校园文化精神。艺术馆采用清新典雅的风格,以隔间的形式展现我院不同专业师生的竞赛获奖成果,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陶艺作品,书籍装帧作品,产品设计获奖成果,工业设计优秀作品,产品模型和漆画工艺作品等,将我院人文气息和艺术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院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展,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学生作品展等各种文化活动展,增加校园文化氛围。 各单位举办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汽车文化节、外语文化节、摇篮工程师设计大赛等可谓应接不暇,均已成为我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性活动。我院高端学术讲座“华夏讲坛”,定期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先进典型、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文化品牌。

(文/宣传处 图/张培杰 编辑/徐康)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党政办电话:027-81695555

招生专线:027-81695660   027-87921666

就业电话: 027-81695564   027-81695562

信访电话:027-81697375

版权所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鄂ICP备1101554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46号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