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华夏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校内网

华夏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华夏新闻 - 正文

刘普林先进事迹座谈会召开 “刘普林学雷锋小组”正式启动

信息来源:宣传中心 作者:陈泽烨 张培杰 李敏 摄影: 编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2-02-29

2月29日,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光明日报、楚天金报、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协办的刘普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我院隆重举行。省委高工委、教育厅副巡视员孟庆金主持了座谈会。团省委副书记胡勇政,湖北日报集团副总编辑、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楚天金报总编辑韩少林,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醒龙,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富道,原教育厅副巡视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长舒,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徐本禹,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革武,武汉理工大学思政课部主任朱喆教授,我院院长吴永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汉桥,院长助理、学工处处长李海民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刘普林先进事迹,以90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省委高工委、教育厅副巡视员孟庆金作了重要总结发言。他说,刘普林同学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之所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之所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是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事迹中,折射出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让感恩孝道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延伸和光大,并充分展现了90后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他要求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湖北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团省委副书记胡勇政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通过刘普林的事情,我们从青年的身上看到我们民族的道德血液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年的身上得到传承和彰显。媒体对罡风正气的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对道德重视的氛围,我们荆楚道德天空从未黯淡过,我们都要有信心。胡勇政副书记用六个字“气场、底色、起点”概括自己的讲话内容:第一,湖北省委去年在各种场合经常提到湖北的大气场,除了投资、创业等之外,还要有精神气场,刘普林用他的行动为湖北注入了质朴、淳厚之气;第二,现代社会青年人的追求越来越多姿多彩,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要有底色,爱心、责任、情感就应该是青年的底色;第三,青年人成长的起点不是门庭与财富,而是淳朴的心灵,青年要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要有感恩和孝行。团省委还将进一步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宣传刘普林的事迹。

座谈会结束后,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刘普林学雷锋小组”启动仪式举行。刘普林同学向全院师生发出了倡议书,他倡议全院师生学习雷锋同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院长吴永桥为“刘普林学雷锋小组”授旗。

专家学者发言选摘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楚天金报总编辑韩少林

普林同学的毅力用六个字来概括:尽孝,端正,向上。普林替母扫街的行为就和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清香。他不因为母亲扫街而感到低人一等,反而是乐观积极阳光的。这个价值倾向指导着人们的喜好判断,个人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这样的价值倾向将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价值倾向形式多元化,加以如何正确的引导,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充分的挖掘重大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并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示范效应,是媒体的责任。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

作为一个记者,我意识到报道刘普林的事迹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责任。华夏学院作为独立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政工作。我从教育厅了解到华夏学院的规范办学情况后,让我更加有底气去做一篇关于刘普林的深度报道了。刘普林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90后大学生群体,他用朴素的心态去领会是非对错。 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我们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年轻的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十年了,雷锋的精神是不断传承的、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从而影响、吸收社会民众,成为引导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刘普林学雷锋小组”,去培养雷锋式的当代大学生,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不懈的学雷锋,使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中传承下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崭新体现,同时也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姜德生

当前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宣传刘普林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究竟要树立怎样的道德观念。现在一些大学生存在“贫穷是让人羞愧“的心理,刘普林事迹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贫困大学生面临很大的思想冲击,容易自卑。在很多西方国家人们不以家庭富有为荣,而是以自己的能力为荣。社会需要树立这样的道德标准,才能激励年轻人奋发,社会才能进步。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信思金

在中央出台16号文件后,2005年和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两次召开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今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若干措施和意见,包括一直施行感恩、责任、成才三项主题教育,全校推行名师名导班主任育人计划,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在学生党建过程中也推出了师生结对、支部共建,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集体等措施。去年召开的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确定了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张清杰校长提出了我们要培育出以社会引领人生,以卓越引领社会的培养目标。卓越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心灵,刘普林的先进事迹既有大的环境影响、家庭的教育,也有学校重视和培养的结果。今天我们更坚定了社将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信心。

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

看到刘普林的事迹,我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温暖。刘普林的事可以说很大,但是也很小,他做的事情虽然很细微,人们经常认为宏大的事情才了不起,但是正是这些小事情在支撑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刘普林的事迹反映的不仅仅是孝道问题,更重要是后代精神品质的传承问题,也是高校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问题。他具有健全的人格,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刘普林与他妈妈所做的这些默默无闻的事情支撑起我们强大的民族精神。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这样,做好自己的应尽的本分,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不美好?

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富道

大学生替母亲扫大街,老首长表示关心和鼓励,刘普林的事迹给大家带来了感动和光明。他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面子,其中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不怕丢面子,很多人不一定过得了思想这个关。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总理还是环卫工,都应该受到重视,都应该被尊重。青年时期正是人格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精神品质可能会影响一辈子。寒门孝子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涉及到灵魂的救赎和心灵净化的问题。媒体深入报道的时候挖掘他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希望这个典型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

原教育厅副巡视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长舒

刘普林与群星灿烂的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为共同构筑中国人的精神大厦添砖加瓦。刘普林的精神不仅仅表现为替母扫街、感恩行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他扫去的既是马路上的灰尘与垃圾,更有部分国人鄙视劳动的偏见和陋习。我结合自己多年做教育工作的体会感到:高校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大学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关系;大学生“个体自觉”与“群体自觉”的关系。

全省道德模范刘继平

看到刘普林的事迹后,我非常感动。为人父母,我也在想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像刘普林这样孝顺的儿子。我觉得孝道是一种责任之道,孝是个人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他的事迹意义本身不仅仅在于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问题,我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孝父母何以孝社会、孝天下?一个孝子必然是社会的栋梁和脊梁。教育以德为先,我们感受湖北高校典型人物的群星璀璨,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以德育人的土壤孕育了刘普林的成长。当刘普林的事迹还在感动中国的时候,这是教育之幸,中国之幸。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光彩人生。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何祚欢

刘普林的行为正与民间谚语“寒门出孝子,国破识忠臣”暗合,带有浓厚的中华社会特点。但是我认为寒门不见得出孝子,家庭无论贫富,关键是看家庭怎样培养孩子。现在出现富二代的现象,需要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小刘同学出身寒门,但他不用牢骚看待世界,很淡定地看待自己和母亲的处境。他很平静地对待这一切,存感恩之心,关爱他人。刘普林事迹的后续报道很珍贵,弘扬了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我建议,我们学习榜样时可以从更广的领域去学习,把点放在关心他人上面,从关心身边的人做起,回报社会。

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

对照自己,我大学时期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希望刘普林同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中的困难。后典型时期,学院的跟踪培养也值得关注,思想引导的方式和方法问题也与时俱进,更加贴近情感主线,最后我个人和你共勉8个字:普林本色,感恩社会。

武汉理工大学思政课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喆

刘普林同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他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直面人生的困难,我将把他个人的先进事迹编进讲义里面。从个体自身出发,从个人道德出发,推广到家庭以及社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这个话题具体化、精细化是值得深思的,刘普林的事迹也是思政教育成果的一个体现。学院开展感恩、诚信、责任教育,这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八荣八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不加过滤地通过互联网大量呈现在青年人面前,这个现象要加以重视。青年人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应该以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寻找光明,正如朦胧诗人北岛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这些对于社会氛围的营造和思想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汉桥

个人的行为与他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90后一代人在富足而繁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在平稳顺利的环境下,人的责任观念很难树立,这一代青年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平时没有被激发出来。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时代性,发现他们的先进性。通过刘普林这个典型,让我们看到了“90后”大学生的担当和作为。“90后”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才是正常的。帮助青年人“扬长避短”是社会更是高校的责任与义务。高校肩负着广育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要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一直积极探索实践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新机制,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成才教育、学风教育在我院已经形成鲜明特色。

(文/陈泽烨、李敏 图/张培杰 曹强 编辑/林一)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党政办电话:027-81695555

招生专线:027-81695660   027-87921666

就业电话: 027-81695564   027-81695562

信访电话:027-81697375

版权所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鄂ICP备1101554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46号

  • 微博

  • 微信